科技前沿

2016-10-12 18:27:07

焦点

长江流域紧急捕捞外来鲟鱼

清江泄洪致大量人工养殖鲟鱼逃逸,或威胁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和“土著”鱼类种群

本刊记者 习楠/文

一场旨在保护长江“土著”鱼种的捕捞鉴定工作正在进行。

2016年9月23日,农业部下发捕捞鉴定长江流域鲟鱼的紧急通知。事发源于,7月18日至19日,水布垭水库、隔河岩、高坝洲水库相继开闸泄洪,致使清江水域网箱养殖鱼类大量逃逸。

多地媒体报道称,事发后,长江中下游突然出现大量鲟鱼。在湖南,8月下旬以来,长江流域九江段,鄱阳湖水域的都昌、湖口、彭泽、永修、九江五地,频频发现鲟鱼。

经初步调查,逃逸鱼类包括多种长江以外的鲟鱼和杂交鲟,数量众多,且已广泛游弋到长江中下游干流、湖泊及河口。农业部要求,捕捞鉴定过程中,要“确保不误捕伤害到长江土著种中华鲟和达氏鲟,不放走外来逃逸鲟鱼”。

中华鲟体长平均约40厘米,最长达130厘米,体重最高达600千克,寿命最长可达40岁,是淡水鱼类中个体最大、寿命最长的鱼,属底层鱼类,春夏季群集于河口,秋季上溯至江河上游。进江后,中华鲟会在江里滞留一年,于第二年秋季到达江河上游水流湍急、底为砾石的江段繁殖。

中华鲟有“水中大熊猫”之称。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刘焕章向《财经》记者介绍,这一古老物种的数量正在持续衰减。

近几年,没有研究人员观察到中华鲟的自然繁殖,但有幼鱼被发现。刘焕章推测,2014年到2015年有自然繁殖,只是没有被观测到。从2015年到现在,还没有发现中华鲟幼鱼,所以能肯定没有繁殖。一个物种长期没有野外繁殖将会面临灭绝的危险。

相关科研院所近年来致力于以人工繁殖和幼鱼放流的方式维系中华鲟种群,但收效甚微。“评估显示,在中华鲟能够自然繁殖的情况下,人工繁殖的贡献量占比不超过10%,贡献量非常有限,主要还靠自然繁殖。”刘焕章说。

清江是长江支流,有着全国最大的鲟鱼养殖基地。此前媒体报道,逃逸鲟鱼的种类有鳇鱼(达乌尔鳇)、黑龙江鲟、西伯利亚鲟、鸭嘴鲟、石纹鲟等,还有青鱼、胖头鱼等其他鱼类。这引发了对于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和“土著”鱼类种群的担忧。

这些人工养殖的鱼类进入长江后,会影响流域的生态多样性,最令人担心的是,其可能与中华鲟等杂交,带来基因污染,导致纯种中华鲟难觅。

对此,刘焕章分析,中华鲟秋季繁殖,其他多数鲟鱼繁殖是在春季或夏季,它们不在同一个季节繁殖,所以目前产生基因污染的可能性较小。

还有,逃逸鲟鱼可能会取代中华鲟的生态位。中华鲟在长江里面的食物链的作用主要是幼鱼。根据研究,中华鲟成熟的亲鱼从海里到长江,会待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里不摄食,所以成鱼在长江的食物链里几乎不起作用,而是幼鱼会起一定作用。

逃逸鱼类对于中华鲟幼鱼的影响,仍需进一步观察。“如果逃逸的鲟鱼在自然界形成种群,繁殖幼鱼,会对中华鲟幼鱼和其他物种形成食物竞争,影响会比较大。”刘焕章分析,“如果不能建立种群,它们的幼鱼和成鱼会对其他鱼类有一些影响,但对中华鲟幼鱼的影响还是有限的。”

此前有媒体报道,逃逸的鲟鱼一般以底层贝类、螺蛳、藻类为食,但长江中下游基本为泥沙底质,适合其食用的饵料严重不足,这些鲟鱼即使侥幸存活,也很难成熟。

刘焕章表示,“这些逃逸的鱼,有些可能个体比较大,如果是用来生产鱼子酱,那么这些鱼是成熟的,但这些人工养殖的鱼能否自然繁殖,现在还不能确定。”

此外,对于相关流域各种鱼类种群的影响,还需要参考逃逸鱼类的数量,而目前相关数字尚未公布。

对于造成此次危机的养殖鲟鱼,除正在进行的紧急捕捞,并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目前,对于影响特别严重的外来物种,像之前的南美食人鱼,措施是严格禁养,但对于鲟鱼这种能够带来一定经济收益、对生态似乎没有巨大影响的物种,处理起来比较困难。”刘焕章透露,在水产养殖领域,各国都面临这种两难抉择。

造成中华鲟种群数量持续减少的原因有多种。除了误捕,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华鲟活动的范围中,上游江水受各种因素影响,水温变化滞后,中华鲟秋天繁殖需要低水温,但“各种水利工程使水温降不下来,这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刘焕章建议,中华鲟的恢复保护,首先应了解和调控自然环境方面的影响因素。另外,上游或可尝试对成熟的中华鲟亲鱼的放游,促进其自然繁殖,并扩大人工繁殖中华鲟的规模。

科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