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战略与模式选择

2016-12-21 18:35:14

□李礼辉/文

经过近30年的迅速发展,中小银行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业的主体。据银监会全口径统计,2016年6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212.3万亿元,其中大型商业银行占37.0%,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占44.0%,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所占比重超过了大型商业银行。

中小银行的主要贡献,不仅仅在于改变了我国银行业市场的结构,更重要的是,在沉静的行政化金融水系中注入了活水,引领了金融改革和创新。一是引领了市场化的经营管理模式,二是引领了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三是引领了科技创新的发展模式。

经济转型中的挑战

我国的中型商业银行已在金融市场站稳脚跟,大多经营稳健,核心财务指标良好,有的积极推进多元化国际化发展,取得了初步成就。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小型银行业金融机构。经济下行阶段,一些小型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下降,不良贷款率攀升。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资本实力小、经营规模小的银行必须面对更大的挑战。

第一,如何适应国民经济新常态。经济增长由超高速转为中高速,产业结构调整,企业优胜劣汰,小银行难以简单依靠外延扩张求发展,必须寻找内涵提升与外延扩展均衡的发展路径。

第二,如何适应普惠金融新要求。小微金融市场广阔但风险成本高,利率市场化通常会推高资金成本。小银行更难正确把握风险偏好与信贷定价,必须寻找业务收益与风险控制平衡的商业模式。

第三,如何适应科技金融新格局。互联网改变了生活模式、改变了商业模式,也改变了金融,加剧金融服务竞争。小银行业务规模小,均摊科技成本高,必须寻找成本可以承受、便捷性与可靠性并重的技术创新道路。

中银富登样本

如何破题?中银富登村镇银行的经验也许可以提供一些参考。

中银富登村镇银行由中国银行发起成立,经过五年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村镇银行集团,2015年,分支机构覆盖12个省、82个县,共有76家法人行、64家支行,其中中西部县占比78%,国家贫困县占比33%。2015年,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已有73万个客户,贷款余额152亿元,户均贷款28万元。其中涉农及小微贷款占91%,农户贷款占44%。不良贷款率1.42%,优于银行业均值。2015年ROA达到1.02%,ROE为6.63%。

对于一家经营小微金融业务的小银行,这样的收益率是难能可贵的。这家村镇银行取得初步成功的诀窍在于独特的经营管理模式。

一是产品和服务植根于小微企业,打造社区银行,实现差异化服务,提高竞争能力。经营地域和产品服务的选择取决于对人口、商业及经济环境、同业竞争、法制与风险、交通与自然环境等要素的评估结果。经营范围限制在经营机构所在地方圆15公里之内,不做跨区域的业务,不做不熟悉的业务。

二是业务标准清晰明确,打造责任银行,实现精准营销,有效控制风险成本。注重市场调查和客户评价,在与客户见面商谈之前,预先进行客户搜集、负面过滤、初步评估、市场定位、细化筛选等重要流程,预选客户基本符合银行的准入条件。注重客户培育和忠诚度管理,注重经常性的风险管理,不做诚信低的业务,不做投机性的业务。

三是中后台集中统一,打造流程银行,实现标准化管理,节约科技投入。集团管理总部负责信息科技系统建设,负责中后台服务和监控。法人机构和支行作为经营责任主体和业务工作终端,承担前台营销、客户服务职能。银行内部管理和客户服务流程简洁清晰,决策效率和服务效率比较高,经营成本比较低,有利于提高竞争力,争取最优的客户、最好的业务。

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迈出的一小步,只是小型村镇银行经营管理的一种尝试,而且还有待更长周期的考验。但这也足够说明,即使是最基层的小微金融,也还是有市场,也还是有可能把银行办好的。在微观层面上,重要的是选择合适的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

市场分化加剧

在宏观层面上,对于小微金融、小银行的发展,我们则需要更加全面、更加长远的视野,需要战略远见。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在全口径银行业市场中的资产占比为25.2%,不算太低。但进一步分析,市场分化的趋势则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一是中心城市的城市商业银行大多已经实现规模化、跨区域发展,有的已步入中型商业银行行列,但一些城市商业银行并不以小微金融为经营重点。二是越来越多的农村商业银行机构进城、业务进城,甚至把招牌改为“农商银行”,刻意淡化农村概念;立足社区、立足农村的银行机构太少了,越是基层,越是缺乏小微金融服务。三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区域布局失衡,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村镇银行绝大多数分布在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经济越是落后的地区,银行机构越少,投入的信贷资源越少。四是民间资本相当充裕,民间借贷相当普遍,但缺乏正规途径,民间借贷未能从“地下”转到“地上”,“灰色金融”未能转为正规金融。

发展普惠金融,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小微企业,是既定国策。然而尽管国家三令五申,小微金融服务欠缺的局面依然没有太大的改观,这就需要分析深层次的原因。

小微金融业务分散,银行经营成本高;小微企业资本实力弱,很难抵抗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和严重自然灾害的冲击,因而信贷违约概率高,银行风险成本高。即使是管理良好的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净资本回报率也只有6.63%,不到大中型银行均值的40%。这应该是大中型银行不愿意多做小微金融业务、小银行也逃离小微金融市场的经济动因。

宏观战略扶持

为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创造小微企业、小微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环境,鼓励和扶持小银行的发展。

第一,着力改进小微金融政策,保障小银行可生存、可盈利、可发展。

一是实行按金融服务对象区分的差异化税赋政策,对商业银行发放给涉农与小微企业的贷款,免除或大幅减少增值税和所得税,补偿银行承担的部分风险成本。二是探索建立政策性担保、政策性保险与商业性保险、商业银行信贷相结合的涉农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政府安排一定投入,为涉农与小微企业提供一定限度的政策性担保和政策性保险,降低它们的投保成本和贷款成本。三是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制度,研发新的涉农期货品种,延伸期货市场服务范围,支持涉农企业利用期货工具规避市场风险。通过上述政策措施,帮助涉农与小微企业节约财务成本,增强持续发展能力;让小银行担得起风险,可生存、可盈利、可发展。

第二,着力调整银行业市场结构,促进小微金融补短板、下基层、上台面。

一是鼓励大中型商业银行多做小微金融业务,采取业务分布结构监管手段和差异化税赋政策,促进商业银行逐步增加小微金融业务比重。二是适度放宽小微金融准入门槛,允许民间资本投资建立小微金融机构,包括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小额担保公司、典当行等,民营小微金融机构应享受同等税赋优惠,做到正常经营能有适当盈利,不至于亏损。三是改进小微金融业务监管,市县一级的金融监管部门应以小微金融业务监管为重点,加强对小微金融机构的业务辅导,同时应该允许“灰色金融”市场的资金从“地下”转到“地上”。四是在中小企业板和三板市场上,允许业绩好、信誉好、有一定规模的小微金融机构上市。

第三,着力创建共享金融平台,节约小微金融的经营成本、交易成本、风险成本。

国家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抓紧进行区块链金融技术应用研究,研发大中小型金融机构互联互通的共享金融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产品共享、服务共享。节约小银行科技投入和运营成本,支持和促进小银行发展。

作者为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中国银行前行长,编辑:袁满

李礼辉/文/文
战略 模式 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