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海斌/文
企业债务是中国经济当前一个突出的结构性问题。目前普遍认可的数据显示当前非金融部门整体债务占GDP的比重在250%左右,从国际比较看,中国家庭部门负债相对不高,政府债务在可控范围,但是企业部门的债务居全球前列。值得担心的是,债务上升的趋势并未放缓。假设未来几年名义GDP增速在8%左右,广义信贷(基本对应债务增长)增速在14%左右,那么三年后非金融部门的整体债务将达到GDP的3倍左右。
债务增长对于金融体系可能带来的风险,是债务问题讨论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最近几年银行的不良率持续上升,利润增速却持续放缓。虽然今年以来,随着PPI通缩的结束和企业利润的改善,尤其是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后上游行业盈利改善,短期而言银行面临的不良压力略有放缓。但是,考虑到未来几年经济结构的持续调整,以及国际和国内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于金融风险的防范绝非杞人忧天。
在金融风险防范方面,宏观审慎的监管理念在全球金融危机后无论在全球还是中国都成为主流思路。新巴塞尔协议中,对于系统性重要银行有额外的资本金要求和其他监管要求。这些措施对于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至关重要,但需要指出的是,从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金融体系的演化来看,区域性银行(指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可能会成为一个系统性软肋,在未来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调整中面临更大压力。
截至2015年底,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的份额分别为39.2%、18.6%、11.4%和12.9%。换句话说,区域性银行目前的市场份额为24.3%。
相比大型银行,区域性银行的脆弱性来自于三个方面:它们的资产扩张更快、对于批发市场的融资依赖度更高、表外业务和影子银行业务的潜在风险敞口也更大。
首先,区域性银行的资产扩张速度更快。截至2005年底,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的份额分别为56.1%、11.9%、5.4%和9.9%。也就是说,十年内大型银行的市场份额下降了17个百分点,而区域性银行的市场份额上升了9个百分点。考虑到同期金融体系总资产增长了4倍多(从37.5万亿到200万亿元),区域性银行的资产扩张速度无疑是惊人的。
其次,区域性银行对于批发市场的融资依赖更大。以存款占总负债的比例而言,2015年底五大商业银行这一比率为73%,高于全行业的70%,说明中小银行的非存款负债相对更高。另一数据显示,相比金融体系的总资产的膨胀,银行同业资产的增长速度更为惊人,从2005年底的4.4万亿元增长到2015年底的49万亿元。这其中包含了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同业市场上的融资(2015年底估计在20万亿元左右)。而在银行体系内部,大型商业银行往往是资金的提供方,中小型银行是资金的借入方。这一现象值得警惕,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一个教训是存款相比批发市场融资是更稳定的资金来源。
2015年建立的存款保险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加剧存款的分化。中国目前的存款保险制度对单个账户的上限为50万元人民币,超出的部分在银行倒闭的情况下不予保障。相比区域性银行而言,大型商业银行的监管要求更高,而且因其系统重要性在出现危机的时候得到政府救助的可能性也更大。因此,这一制度可能会导致部分大额存款从中小银行向大银行转移,从而对中小银行的存款基础带来一定的影响,使其不得不更依赖于批发市场的融资渠道来实现资产负债表的扩张。
第三,区域性银行在表外业务和影子银行业务的扩张更为激进。据上市银行的报表,2015年底五大商业银行的贷款占总资产的比重为54%,较全行业平均高出4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小银行在贷款外的业务比重更高,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以理财产品或其他各种渠道支持表外业务和影子银行业务。这些业务相对更不透明,隐含的风险可能更高,在监管政策收紧时可能受到的冲击也更大。
基于以上这些原因,区域性银行可能从个体而言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很小,但以整个群体而言却可能成为监管当局容易忽视的一个系统性风险点。在未来经济结构和金融体系的调整过程中,其风险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免重复类似美国上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储贷银行危机的局面。
作者为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编辑: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