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洛·阿泽利奥·钱皮

2016-12-21 19:12:45

□ 胡波/文

卡洛·阿泽利奥·钱皮(Carlo Azeglio Ciampi)于1920年12月9日出生在意大利西海岸城市里窝那,意大利政治家和经济学家。1943年,年仅22岁的钱皮投身到反法西斯的队伍中。他于1979年至1993年担任意大利中央银行行长,1993年至1994年出任意大利政府总理,1996年出任国库部长,1999年5月13日当选意大利共和国第10任总统,2006年5月卸任。

意大利实行议会制,总统只是“虚位”的国家元首。意大利的总统虽由选举产生,但并无真正实权,多数情况下只是国家的代表,似乎是个可有可无的角色。不过,钱皮的头衔和标签很多,除了当过总统外,还担任过意大利中央银行行长、总理、内政部长、国库部长等实权职务,在意大利乃至欧盟的历史上都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钱皮在当代欧洲算得上是个“奇人”政治家。政党通常是现代政治家参与政治的重要工具和后盾,然而钱皮在“二战”后就再未参加过任何政党,他对政客们搞政治游戏不感兴趣,总是说“不想接受规则和受约束”。

钱皮还是战后世界范围内少有的长期管钱却不“贪钱”的政治家。他1946年进入意大利央行后,从最基层做起,直到1973年当上意大利央行秘书长,1979年被任命为意大利央行行长,并在行长的位置上干了14年。钱皮对钱财显得比较淡泊,西方舆论认为他是个重实际、讲实效的“大管家”。

1993年,意大利正进行着肃贪反腐的“净手运动”,包括当时的意大利总理、部长在内的一大批政界要员卷入形形色色的经济丑闻而落马。时任意大利总统斯卡尔法罗不得已,任命了有威望但并不参与任何党派的钱皮作为总理,组建过渡政府。

钱皮不负众望,在各党派间、政商两界、劳资关系等方面居间斡旋调停,成效显著。1993年7月,他召集代表劳动者利益的工会、代表资本家利益的雇主联合会,同政府三方签署了历史性的劳资协议,符合各方利益,深得人心。根据协议,意大利“二战”后一直实行的浮动工资制被取消,职工可以得到额外补贴,有效遏制了国家的通货膨胀。不过,作为非议会选举产生的过渡性总理,钱皮非常清楚他的职责。在议会通过了新的《选举法》后,他认为国家已经步入了正常的轨道,随即于1994年5月辞职。八个月的过渡政府时间很短,但钱皮的作为却让意大利和欧洲为之瞩目。

1994年之后,钱皮在中左政府中一直出任主管财政、预算、国库的“大经济部长”。在治理国家财政赤字、控制债务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其间,钱皮值得一提的贡献就是在欧盟建立欧元区之时,他的努力保证了意大利在1999年按时推出欧元。

和大多数经历过“二战”的老一代欧洲领导人相似,钱皮对欧洲联合有着强烈的信念。他积极推动欧洲一体化,是意大利“挺欧派”的重要政治人物,是欧盟和欧元的推动者和亲历者。在欧元推出之时,法德之外的意大利作用非常关键,而钱皮作为意大利金融政策的掌舵者,利用紧缩的财政政策全力降低国债水平,以便意大利顺利进入欧元区。关于钱皮对欧元的贡献,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发布声明表达哀思时称“钱皮的名字与欧元的诞生相关联”。

钱皮主张“大欧洲”,但他同时也是“爱国者”。自1999年就职总统后,就一直号召民众唱国歌、挂国旗,并以身作则。他足迹遍布亚平宁半岛的各个角落,极尽所能提升这个国家的凝聚力。

终其一生,钱皮都是国际主义、大欧洲主义和爱国主义三种不同角色或价值的实践者,他的成功之处在于将这三种某种程度上存在矛盾的理念有序地结合在了一起。而这正是当下意大利和欧洲所缺乏的智慧和精神。越来越多的人将“爱国”与“大欧洲”对立起来,民粹主义大行其道。

钱皮逝世正值意大利国内酝酿“脱欧公投”,眼下意大利经济增长乏力、银行系统濒临崩溃,欧元怀疑论和民粹主义政党崛起,一旦伦齐政府12月4日的“宪法改革公投”失败,反对党“五星运动党”很可能掌控意大利下一步政治走向,而该党一直主张要就脱离欧元区举行公投。果如此,意大利即便在形式上不脱欧,在事实上也会成为 “隐形脱欧”,即意大利的金融政策很可能将自行其是,脱离欧洲央行的监管。

这样的意大利显然不是钱皮希望看到的。早在2010年,他就出版著作《这不是我梦想中的国家》,对意大利的政治、社会进行了罕见的批评,他指出,“现在的意大利变成了毫无理想、道德与原则的国家,陷于利益纠缠、分裂主义与各种丑闻的泥潭之中而不能自拔。”

毫无疑问,处于迷茫和动荡中的意大利、欧洲乃至世界都理应从这位逝去的谦和之士身上学到更多的执着和智慧。

作者为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胡波/文/文
卡洛 钱皮 阿泽利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