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华芳/文
社会保障有两个主要的挑战,一个是覆盖面要尽可能广;二是要将更多的社保资源用到刀刃上,实际操作上来讲,就是资源要更多投入在更为贫困和脆弱的群体身上,因为他们相比于其他群体而言,更需要社保。
那么中国在应对这两个方面的挑战上进展如何呢?首先从覆盖面上来讲,中国的社保这几年的确有很大进步,例如基本养老保险覆盖80%的职工和居民,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这个成绩背后,实际上还有很大的不足。就算覆盖面很广,但如果一个居民每个月领到养老金不足100元,这样的广覆盖意义并不大。很可惜的是,在目前养老保险覆盖的人群中,超过60%的退休人员每月领到的养老金是91元。按照这种杯水车薪的覆盖思路,例如给覆盖的绝大部分人只发每人每月1元钱,那么完全可以实现名义上的全民养老,但这种全覆盖并不具有实际意义。也就是说,实际上目前所谓80%的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是注水的,真正的覆盖率要低得多。
广覆盖但大部分人低水平覆盖,就意味着实际上社保资源分配不公。尽管在东西部地区和城乡之间,生活水平有显著的差异,如果养老金据此进行一定的调整,似乎也无可厚非。但目前的情况是工资水平原本就较高的机关事业单位享受了最多的人均补贴,而在养老金覆盖人群中最贫困的居民获得的人均补贴反而最少。这样一来,养老金不仅没有做到把钱花在刀刃上,更多投在最需要的人群上,反而还进一步加大了老年人群中的贫富差距。
最后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养老金发放的执行问题。目前的情况下,超过60%的退休人员每月领到91元养老金,已经是一个很低水平的覆盖。但我们其实还是假设这91元如实发放到了覆盖人群手里,而现实情况恐怕不容乐观。一系列关于基层发放补贴的经验研究都表明,如实发放仅仅是美好的愿望,基层“硕鼠”难防。
总之,中国的养老要进一步广覆盖、真覆盖、公平覆盖,任重道远。
作者为本刊特约学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