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透明了?

2017-02-08 19:32:59

关于打击金融犯罪是否侵犯隐私权的争论将日益激烈

马修·巴伦西亚(Matthew Valencia)《经济学人》特别项目编辑

光或许是最好的消毒剂,但在个人财务方面必须划定界限:凭什么让你隔壁邻居知道你银行账户里有多少钱,或是你在别处给你孩子留了多少钱?

2017年,随着旨在抓住逃税者以及其他金融犯罪者的透明度举措席卷全球,关于上述界限应该划定在何处的争论将更加激烈。对于国家管得太宽(state overreach)以及敏感财务数据可能落入坏人之手的抱怨将加剧。

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各国政府通过瞄准金融保密,来应对公众对紧缩政策的愤怒以及日益普遍地认为富人偷税漏税的看法。

美国首先采取行动,立法要求外国金融公司申报自身美国客户,否则将面临严厉处罚。有100多个国家签署了所谓的“共同申报准则”(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准则要求签字国定期系统地交换外国开户人的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巴哈马以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尚未签字的国家也将被迫加入。

然而,有人担心政府因为急于消除金融保密而用力过猛,践踏了合法的隐私权。“共同申报准则”复制了美国的模式,但比前者走得更远:要求交换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有些信息与纳税无关。这种并非严格必要的方法引发了一些金融专家的竭力反对。他们质问道:政府要求获取个人智能手机上的数据时人人喊打,为何其瞄准个人财务事务却成了英雄之举?手机或许不是隐藏应税收入的工具,但它们同样可能被用来从事各种秘密活动。

“共同申报准则”可能被诉诸公堂,甚至可能闹上欧洲法院(European Court of Justice),反对者认为该数据交换准则违背了《欧洲人权公约》(European Convention on Human Rights)第8条,该条款规定不得过度干涉私人生活。

暗中交易

一个相关的担忧是数据安全问题。随着税务机关交换更多数据,黑客以及个人财务信息在“黑暗网络”上被交易的风险加剧。既然网络盗窃行为表明银行很难保护数据,那么资金不足、容易泄密的政府机关更是没戏。在有些国家,税务机构雇员可能试图出售数据,或者其领导可能将敏感信息提交给政府,导致那些从慈善机构(慈善机构很可能属于“共同申报准则”中金融机构这一类别)收到用于反腐败项目或同性恋、双性恋及跨性别者权利项目资金的人士遭到迫害。

这方面也可能遭遇法律上的挑战。批评大规模信息交换的人士得到了数据保护机构的支持,后者表达了自身的忧虑。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设立了专家小组审查“共同申报准则”的执行情况,该小组的结论是,“共同申报准则”很多方面都类似已经被欧洲法院裁定为非法的一项欧盟指令。一位理财经理抱怨道:“这可能是自爱德华·斯诺登以来最大的数据泄露事件。”

还可能出现其他论战。为了制止逃税行为以及对穷国财富的掠夺,有些国家正在考虑建立公司所有者公共登记册,有些国家(比如英国)已经这样做了。但此举仍存在争议。反对意见认为,假如公共登记册的内容监控不当、对虚假申报的处罚不够严格,那么依赖公共登记册,而不是靠更好的监管设立公司的“公司服务提供者”,可能使情况更加糟糕。

简言之,还有很多争论。加大金融开放的行动得到广泛的公众支持,因为该行动被描绘为并被广泛视为向骗子开战。但有些人担心基本权利和人身安全被卷入争端。

在人们齐声要求打击白领犯罪之时,他们的声音能否被听到,2017年将见分晓。■

(翻译:熊静,审译:康娟)

马修·巴伦西亚(Matthew Valencia)/文
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