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迫切的养老需求

2017-05-26 15:17:51

预计到2050年,中国的阿尔兹海默症患病人口将超过4500万,该病症可能成为对中国家庭影响最大的疾病之一,这也意味着护理领域最大的市场需要发力

文/Peter Fuhrman王岩松

阿尔兹海默症正在成为中国增长最快的致死性疾病——今天至少已有950万患者,每年接近100万的新增确诊病例,并且年新增病例数呈逐年递增的趋势,预计将于2030年达到峰值。

更让人忧心的是,阿尔兹海默症也是中国目前主要疾病中病人数和已有特殊医疗护理能力差距最为悬殊的。

美国的阿尔兹海默症患者人数大约为中国的一半,全美的阿尔兹海默症特别护理中心已至少有7.3万张床位,而中国还不到200张。

在美国,这一特别护理已经是一个超过2500亿美元的巨型市场,而中国几乎一片空白。

中国在阿尔兹海默症领域与发达国家差距巨大,原因不难理解,毕竟尚处在发展阶段的中国,目前首要任务仍然是让每一个中国人能看上病。这里的“病”通常是指那些有明确病因和治疗手段的病症。如阿尔兹海默症和自闭症等尚无法“药到病除”的疾病,政府资源有限,尚无法顾及。

但是,预计到2050年,中国的阿尔兹海默症患病人口将超过4500万。这意味着,在未来的几十年,该病症可能将迅速成为对中国家庭影响最大的疾病之一。

照顾患者的花费总额无法确切估测,阿尔兹海默症已然是美国最“昂贵”的疾病。美国政府目前通过国家医保体系和税收体系负担了超过一半的费用,以此计算,随着对未来20年阿尔兹海默症患者总数将要翻番的预期,美国政府在该病的医疗和护理上的花费支出,将超过军事预算,成为政府预算中数额最大的一项。

因文化传统的差异,中国患者的护理,很有可能采取与美国不完全相同的政策和路径,因为中国患者可能会在确诊后,仍选择长时间在家里生活由家人照顾,而非进入专业的护理机构。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阿尔兹海默症极为特殊的病程进展,会使家人的护理越来越力不从心,并且非专业的护理常常会造成患者的紧张和焦虑,严重影响到生活质量。

匮乏专业照管该病患者的医生、护士和护理机构的情况,将成为在各个方面迅速“赶英超美”的中国的一个“尴尬”。

无药可治的病

在传统中国,阿尔兹海默症并不被视为一种需要诊断和治疗的疾病,而只是在极少数有幸活到高龄的老人中,偶尔出现的不可避免的自然衰老现象。这也是该病一直被大众称为“老年痴呆症”的原因。

所幸的是,2012年,央视呼吁为该病正名,改称“阿尔兹海默症”,终于停止使用那个暗含贬义的称呼。

该病在欧美民众心目中,也经历了从衰老现象到疾病的认识过程,观念的转变大大促进了政府和医疗体系对该病的关注和研究,各种公办、民办的专业护理机构随之建立,患者得到了更充分的理解和更好的照顾。

阿尔兹海默症可能是物质、医疗卫生水平和平均寿命迅速增长所带来的最糟糕的“副产品”。多亏现代医疗,很多以前必死无疑的疾病现在都有了治愈或缓解的手段,人们可以活得更久。而没有料到的是,正是“活得更久”给了残忍的阿尔兹海默症最合适的舞台。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经历或正在经历像中国一样的长期持续高速发展,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在过去30年的增长超过了以前3000年的增长总和,成为平均寿命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香港最近刚刚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最长寿的地区。

阿尔兹海默症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钝刀割肉一样缓慢而残忍地杀害每一个患者。让全球医学界和药企颇为尴尬的是,至今尚未有任何一种药物或治疗手段可以减缓该病病程,遑论治愈。

这毫无疑问是一种老年病,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几率越高。美国的统计数据显示,75岁-85岁的人群中约有17%会患上阿尔兹海默症,85岁以上的人群患病几率高达30%。

最近有一个颇引人注意的研究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越高,晚年患病几率越低,或是发病时间越晚。大脑似乎确实是“越用越灵”,你越是拿复杂的任务训练它,你就离阿尔兹海默症越远。

可能是因为乡村生活比城市生活更简单,更一成不变,大脑缺乏经常的“刺激”。统计数据显示,“村里人”比“城里人”更易患上阿尔兹海默症。中国有接近6亿的乡村常住人口,城镇人口比例远低于欧美,这可能意味着在超过80岁的老龄人口中,中国该症患病比例,要高于欧美和亚洲那些城镇化较高的国家和地区,比如日本、韩国、台湾和新加坡。

尽管全世界医疗研究机构和制药商,已花费成百上千亿美元用于该症相关的治疗手段和药物的研发,但遗憾的是,20年前大家信心满满的“马上”就会出现的根治方法迟迟未现。

2002年以来,在欧美共有244种相关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只有一种药物最终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虽然该药物只在短期有一定的疗效。

护理专业大有可为

中国人口平均寿命迅速提高,使得阿尔兹海默症突然成为重大问题,确实搞得大家有些措手不及。中国如何能够迅速建立与世界同步的专业护理体系?

虽然尚未有治疗药物出现,医学界对阿尔兹海默症的了解已越来越深入。过去十年,欧美的医护体系发展并总结出整套的护理方案:医生和护理人员通过心理干预、训练记忆力和行动能力的特殊仪器、一对一的咨询和护理,以及随着疾病进程相应改变患者的日常生活设施和环境等手段,大大减缓了该病患者各种疾病表征的发展进程,使患者在保持一定生活质量的同时尽可能延长寿命。

这一努力颇有成效,欧美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确诊后的生存预期已能达到8年-10年,这是30年前的两倍。

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随着病程的发展,该症患者在最后的几年,通常都需要专业的护理。因为丧失了语言和行动能力,记忆力也几乎消失殆尽,晚期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日常生活通常十分困难,在最后的几个月,需要24小时不间断地专业护理。患者的免疫力逐渐减弱,更糟糕的是,很多基本生存功能,比如呼吸、吞咽和消化,都会逐渐丧失。营养不良,常常是造成阿尔兹海默症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通常,患者的最后几个星期会在特别的临终关怀机构度过,尽可能使患者安然地、有尊严地死去。讲起来,这也是中国医疗和养老产业空缺的一个板块。

手头渐渐宽裕一些的中国人,最不心疼花钱的地方是孩子的教育,往往是六个大人倾尽全力养一个小孩。但随着中国人口平均寿命的增加,当越来越多老人步入80岁门槛,他们的孙辈也已开始工作,全家人的支出会进一步在老人和小孩之间平衡。高质量的专业护理服务会首先在中高收入家庭中从“需求”转化为“消费”。

在欧美,每年每个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看护费用高达6万美元,这个数字在患者生命的最后两年通常要更高。欧美已有十多家阿尔兹海默症的专业护理机构和诊所在资本市场上市,而在中国,该数字是零。

阿尔兹海默症特殊护理,这个国内的公司尚未涉足的领域,国外的“和尚”已经来念经了。专业阿尔兹海默症日常护理机构法国上市公司欧葆庭,正全速在中国的主要城市建立阿尔兹海默症专业护理中心,去年在南京建立了第一个特别护理中心,共有140张床位,其中有22张床位特别为阿尔兹海默症患者设置。并与北京和悦家国际颐养社区合作建立了一个特殊老人的养护体系。

无关文化和种族,阿尔兹海默症对患者的影响“一视同仁”。尚没有任何方式可以重建患者的记忆或暂缓病程的发展,各种辅助手段可以实现的最理想的结果只是处理和控制该病导致的一些表征病情,并尽可能延长患者的行动能力。其中,最常用的手段是保持患者在身体上和精神上的活跃。一种叫作“psychomotricity”的辅助治疗手段,可以帮助患者重新建立大脑中行动和认知的联系。

有效的辅助治疗不仅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命,更重要的是维持他们的病后生活质量:更愿意沟通,更自信,更有满足感。

欧葆庭因地制宜地开发了一些针对中国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辅助治疗手段。比如,患者在病程的晚期会逐渐丧失行动能力,但是手指的动作能力往往是最后才会失去的,而“包饺子”差不多是每个中国老人都熟悉的手指动作,经常通过协助患病老人包饺子来训练手指动作,并且可以成功完成一件事情也会给患者带来其十分需要的满足感。

另外,因为阿尔兹海默症患者会先忘记近期发生的事情,但是久远的记忆通常可以保留到病程的较后阶段。在一间摆满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特有的老物件的“记忆房”,护理人员发现患病老人在摆弄老物件的时候,会获得难得的心理平静。

中国可以从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走过的弯路和犯过的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更一步到位地建立起阿尔兹海默症的护理体系。这其中不仅仅是专门的全天护理中心,还包括居家护理、日护理和短期护理中心。

对于那些选择在家里居住的患者,家人可以在白天把他们送到日护理中心,使他们有更多交流、互动的机会,有利于保持大脑的功能和活力,晚上将其接回家,使患者可以在最熟悉最安心的环境休息、睡眠。因为长期护理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确实是一件十分劳心劳力的事情,家人们无疑需要短暂的抽离和休息,这时可以将患者送至短期护理中心,家人可以为自己安排一个无忧的假期。

居家护理行业正在西方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增速最快、新增就业机会最多的行业。有数据表明,在专业的居家护理人员的照顾下,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都有所提高。目前在中国,居家护理行业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发展前景也非常可观。

专业护理的最大受益者无疑是生命得到延长、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的患者本人。其实,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即便不讲国家和家庭的照管责任,大力发展阿尔兹海默症的特别护理也是一件经济收益颇为可观的事情。

政府应引导企业进入这个市场

如世界卫生组织在一份近期发布的报告中提及,“中央和地方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减免或其他政策手段,吸引更多在阿尔兹海默症的护理和相应人员培训方面的投资。”在这个会关系到千万家庭、上亿中国人的领域,各级政府应该起到政策制定、规范管理和协调组织的重要作用。

在中国的乡村,统计数据显示农民患阿尔兹海默症的比例可能会更高,并且其支出能力更弱,这时政府的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

政府的角色不仅是在社会保障层面建立更完善和透明的阿尔兹海默症确诊和后续护理费用报销机制,更重要的是在税收和财政扶持等政策制定层面,引导企业进入这个市场,在监督管理和惩罚违规等行政执行层面规范市场,扶持建立可以让中国的老人安心养老的养老机构。

这些机构也会帮助政府解决一定的就业问题。护理工作要由人来完成,无法用机器取代,因为护理更重要的在于与患者的沟通和理解。在自动化生产线和人工智能导致大批产业工人和某些领域的白领人员失业的今天和可预见的未来,这些护理中心可以为各个教育水平的劳动人员提供长期的、稳定的工作。

过去几年,“养老”确实成为中国政府关注的重点,“养老产业”吸引了国企民企大举投资。不无遗憾的是,养老产业是大规模的商“场”,但如何挖掘其中的商“机”,大家似乎都有些跑偏。

“养老产业”目前大多被搞成了“养老地产”,重点在“地产”,“养老”只是其地产实质的修饰词。真正的养老项目并不多,更遑论专业地照顾那些最需要专业护理的患有老年性疾病,比如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综合征、严重的关节炎、中风后遗症等的老人护理机构。

确实,表面来看,阿尔兹海默症特别护理中心的回报率确实不如房地产、儿童教育等火爆行业丰厚。但是,中国必将成为世界上阿尔兹海默症专业护理领域最大的市场,因为这里有最多的患病人口和最大的需求,这其中蕴藏的巨大商业机遇不言而喻。

况且,如同环境保护领域,回报率不应是现代社会唯一的目标,为无可避免的越来越多的阿尔兹海默症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让他们在漫长人生的最后阶段可以走得更从容更体面,这是现代人类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作者为China First Capital(中国首创)董事长、COO,编辑:王小)

Peter Fuhrman王岩松/文
养老 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