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亚滨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9月13日至15日访问印度,同印度总理莫迪进行一年一度的首脑会谈。此次访印是安倍第二次执政以来第三次访问印度,与莫迪的第十次会谈。日印两国在加强海上安保合作、印度高铁开工和启动“亚非增长走廊”等领域达成一系列合作意向,透露出日本寻求外交突破的目标。
一国外交政策的最根本目标无外乎安全与发展。对日本来说,印度是实现该目标最为关键的国家之一。
从地缘政治上来看,拥有核武器的印度是南亚次大陆的核心国家,更是扼守印度洋的地区霸权国,俯视着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繁忙航道。这条航道不仅是日本的繁荣之线,更是日本的生命之线。日本83%的石油进口都来自中东地区。福岛核事故后,日本政府对中东石油的依赖有增无减。加强日印关系是必然之举。
从2007年起,日本政府就开始积极参加每年一度的美印“马拉巴尔”联合军事演习,并在2015年成为永久成员国。
日本旨在通过日印关系增强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博弈能力。受制于日美同盟,日本外交长期以来遵循“美规日随”的原则,但这并不意味着日本放弃了寻求成为“正常国家”的努力。事实上,希望日本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的声音已经在美国政界受到推崇。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也倾向于通过承担更多的所谓的“国际责任”,增强日本在国际舞台的存在感,加速迈向“正常国家”的步伐。除了美国,印度被预设为日本迈向大国政治舞台的“天然盟友”。
2006年,时任日本外相麻生太郎就提出把欧亚大陆外围兴起的新兴民主国家联合起来,打造围绕中国的“自由与繁荣之弧”构想。2013年,安倍首相提出以日美同盟为基础,以日、美、澳军事联盟为过渡,最终拉拢印度组成“亚洲民主安全棱形战略”。
在此次访问中,两国发表倡议实现“自由、开放、繁荣的印度洋太平洋”的联合声明,确认将加强携手美国的安全保障合作。
军事合作是考验两国关系的关键指标。此次日印联合声明进一步提出两国将就防卫装备研发展开合作。2015年12月安倍与莫迪就曾商定,将印度一直想要的US-2型两栖飞机作为未来防务装备和技术合作的开端。尽管这一合同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签署,但未来签署的可能性依然很高,届时印度将成为日本自2014年放宽武器出口限制以来第一个外国买家。同时,日印防务合作中的反潜合作特别值得关注。此前日印防长联合声明特意提及,将加强反潜领域技术合作,明年举行的“马拉巴尔”军演中加入反潜演练。
此次安倍访印的另外两个值得关注之处,是与莫迪共同出席印度高铁开工仪式和启动“亚非增长走廊”。拥有13亿人口且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印度预示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空间。日本当然希望争取这一市场,拉动日本经济持续增长。日本高铁击败中国竞争对手在印度落地,确实是日本制造的一次胜利,但该胜利很难从纯经济角度解释。印度与日本签署的高铁协议,造价是中国企业报价的3倍,贷款利息低到0.1%,贷款期限高达50年。考虑到日本一般只会提供1.5%的贷款利率和不超过25年的贷款期限,日印高铁合同的超规格优惠待遇背后充满了政治考量。“亚非增长倡议”的提出则无论内容为何,其战略目的无法摆脱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对抗的痕迹。
安倍此次访问印度标志着日印关系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可能长达半个世纪的全面政治、军事、经济合作即将拉开序幕。在中印刚刚结束洞朗地区的军事对峙之后,日印关系的进一步密切表现出浓厚的对华战略制衡意味。作为“不结盟运动”领袖的印度在未来的国际战略选择中将进一步向美日靠拢。在外交领域的“进击”,也成为安倍稳固政权的法宝。最近,安倍内阁支持率趋于恢复,或可作为脚注。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教授、盘古智库学术委员,编辑 袁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