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就业问题

2018-12-18 10:14:22

作者为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三季度的经济数据出炉,经济增速由二季度的6.7%放缓至6.5%。基建投资和汽车销售仍是两大软肋,而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持续小幅上升,服务消费占比持续提高。而在众多的数据来看,就业情况仍然平稳。

9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是4.9%,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都分别下降了0.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100万人,提前一个季度完成了全年的目标任务,延续了最近几年新增就业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

但是,随着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就业很可能会成为明年中国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就业恶化的可能性来自于两个方面。

首先来自于中美贸易关系的恶化。自年初以来,中美之间的贸易冲突出乎意料地持续升级,关税战愈演愈烈。目前美方针对中国征收惩罚性关税的进口产品已涉及250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对美出口的一半左右,其中对500亿美元产品征收25%的额外关税,对2000亿美元产品征收10%的额外关税,并将在2019年初增至25%。而中方对美国反制的额外关税产品涉及1100亿美元,接近美国对华年度出口的85%。

值得担心的是,中美目前双方的接触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短期内中美冲突缓和的可能性较小,甚至会进一步升级。美方已声称下一步将对来自中国的进口产品全部征收惩罚性关税,这意味着中美之间的贸易战由最初的小规模冲突将演变为全面对抗。

从最近的宏观数据看,中美贸易战至今对中国的出口并未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数据显示在关税生效之前出现抢出口的现象。但是,随着关税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和税率的进一步上升,其对中国的出口影响在2019年一季度开始将逐渐显性化。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算,如果美国对中国进口产品全部征收25%的额外关税,对中国经济增速的影响将达到1.6个百分点。

据摩根大通估算,即使中国出口商和美国进口商平均分摊额外的关税成本,中国对美的出口增速下降约19个百分点,对中国经济增速的整体影响约为1个百分点。如没有政策调整的对冲,中美贸易战继续升级对出口行业就业的影响将超过300万就业人口。

中美贸易冲突的升级,除了直接影响双边贸易,也可能带来全球供应链的调整。中国对美出口行业中相当一部分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中低端制造业。这些出口行业的利润率本身就很微薄,在最近几年已经出现了向东南亚低成本国家转移的趋势。高关税将加快中国产业外移的速度,对国内就业问题带来较大的影响。

就业问题也可能来自于国内,尤其在经济下行期小微企业普遍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况下可能会变得更加严重。从宏观数据看,今年前八个月工业企业利润仍然维持16.2%的同比增速。但整体数据掩盖了企业间苦乐不均的问题,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宏观经济的下行,其次是行业集中度日益上升。龙头企业市场地位的加强增加了其对上游供应商和下游企业的议价能力,导致小企业利润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应收账款周期延长等现象。第三,在金融监管加强和社融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信贷资源的分配更多地向抵押品高、受益于政府隐性担保的大企业倾斜,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进一步凸显。第四,税收和社保征收体制的完善和环保纪律的加强,整体而言也更不利于小微企业。鉴于小微企业是城镇就业的主力军,其经营环境恶化将导致失业的上升。

如何避免就业方面可能出现的风险?如果对症下药的话,防范就业问题需要同时加快在对外开放和对内改革方面的步伐。

首先,在对外开放方面,尽管在全球范围出现了贸易全球化的停滞,但中国应该利用全球第二大进口国和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这一优势,进一步推动开放政策以避免贸易大幅下滑对经济和就业带来剧烈的影响。当前重点是推动与美国之外的主要经济体和区域经济的更深程度的合作,切忌因为中美关系目前的僵局而回到闭关锁国的老路上。

其次,对内改革要致力改善企业的营商环境。目前在降低企业税费负担方面已有广泛的共识,应适时加快改革步伐,使减税政策尽早落地。在解决融资难题方面,重点在于打破国企的刚性兑付,完善基于风险定价的信贷体系,并通过中小企业信贷担保和增信体系等途径支持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也需要通过反垄断法等方式解决目前存在的不公平竞争的问题。

此外,在经济下行的环境下,宏观政策的逆周期调整也是应有之义。通过多管齐下的办法,避免可能出现的就业问题,同时也为经济结构转型的进一步深化提供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编辑:陆玲)

朱海斌/文
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