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力度

来源:《财经》杂志 2019-12-03 18:45:17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与之配套的现代服务业,是中国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经济竞争力和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位置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而为此进行的投资和技术升级也将为中国经济觅得宝贵的新动能。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强调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所谓传统产业,是指相对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在人们的心目中没有那么高大上的,给人感觉比较“落后”的产业部门,比如农业、小微制造业、餐饮服务业等。

其实,所谓先进和后进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二三产业都是现代社会经济不可或缺的。产业本身或许有传统和现代之分,但到具体的行业和企业,则需要具体对待具体分析,很难以身处的产业就被先入为主地戴上先进与落后的帽子。

比如,农业也有高科技农业,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配送等环节涉及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再比如,传统纺织业,也有专攻高端布料、先进工艺和自动化乃至定制化生产的高科技企业。说到底,只有落后的生产方式和工艺流程,没有落后的产业。

此外,一个国家的产业选择,既要从国家整体竞争力的战略高度出发去引导,也要考虑具体的资源禀赋和现实条件的限制去加以统筹和平衡。中国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大,保持一定比例和数量的所谓传统产业,并维持其相应的就业,有其充分的必要性。

高速增长了40年后,我们攒下了巨大的存量资产。这就决定我们除了做增量,还要注重盘活存量资产。这意味着不能各地都围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一刀切大上快上新项目。事实上,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投资巨大,对技术和资本都有相当高的要求。

各地还是应该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通过对传统产业和行业的改造,循序渐进提高自身竞争力,慎提少提弯道超车。中国市场这么大,需求五花八门,关键是能够找准自己的位置,拥有适销对路的产品,不一定都要贪大求洋。

当前经济下行期间虽然头部效应在提升,但任何一个企业都有其管理半径,任何一种产品都有其合理的物流范围,以及对需求各异的地方市场的适应成本。认为有了大数据和高效物流网就能包打天下,只不过是升级版计划思维的表现。

当前一二三产业中较为“传统”的部门都还有着很大的效率提升空间。除了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本身高科技含量的提升外,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流程合理化和全链条管理,都涉及物联网和智慧物流等现代产业要素,如此才能为订单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传统制造业的效率提升也还有很大空间。与发达经济体和制造业强国的工业化和信息化之路相比,我们在某种意义上处于工业2.0、3.0和4.0齐头并进的状态,因此对传统制造业的改造能取得更显著的效果。其实对中小微制造业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可以因地制宜分门别类地推进,不一定都需要那么高大上的上云、上工业互联网平台,有时仅仅给设备装上一个电表或摄像头,能够局部联网远程监控,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而互联网平台对传统乃至“落后”的餐饮业和配送行业的效率提升已经并将继续发挥巨大的作用。美团等平台企业提出的“推进供给侧数字化”正在进一步提升餐饮和配送行业的效率,使其越来越拥有“现代”的面相。长期被视为“电驴子上的农民工”的快递小哥们,如今有了智能调度系统、智能化装备(电动车、安全头盔)、实时配送网络的助力。

而此前那些长期被视为“苍蝇馆子”的小微餐饮企业,也开始享受到现代化大企业的标配式服务,比如由美团等平台提供大数据选址,和包括点餐、收银、外卖、厨房管理、进销存、会员营销、经营报表等在内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以及融资、供应链服务。

总之,随着中国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一二三产业的界线将不再那么明显,先进和传统之别也宜淡化。“互联网+”也罢,“+互联网”也罢,关键是如何提高具体行业和企业的效率。只要能盘活存量资产,提升既有行业和企业的生产率,维持相应的就业,就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财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