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展中推进民生

来源:《财经》杂志 2021-04-09 14:02:41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关于就业、教育、医疗和养老等民生话题的建言,总是会引发诸多热议。这充分表明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起点,在改革开放红利释放的新阶段,人民群众的民生意识和对提升民生福利的期盼,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这既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

发展为了人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各方面事业推进的方向,加大对民生的投入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又是建党一百周年。搞好民生事业、加大民生投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前人们对加大民生投入有共识,但也有观点担心是否会染上一些西方国家那种“福利病”,就是养的懒人越来越多,标准越来越高,直至福利体系不堪重负,整个经济社会运行的效率也不高。

这种观点不无道理,但对于中国民生水平和福利现状而言有些过于超前,因为我们的民生福利还处于大规模补课阶段,还没有到需要担心“福利病”的程度。此外,对民生投入和民生事业建设也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在发展中更好解决民生问题,通过加大民生投入和建设力度来为发展提供更多机遇和动力。

民生投入和建设要有大民生概念,既是惠民,又是“生意”。比如随着医保和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全覆盖,必然会要求国家和社会做大民生资源供给,科教文卫等等都有很多文章可做,这将为服务业发展创造巨大的机遇。而国家投入和引入社会力量相结合的民生基础设施建设也可以提供很多商机。

对于中国而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最重要的民生问题还是就业问题。就业问题事关消费,更事关社会稳定。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对GDP增速念兹在兹,最主要的一个考量就是要靠一定的GDP增速来维系一定的就业率。不过现在需要通盘考虑的一个问题是,需要从观念上把GDP增速与就业适当的脱钩,以便为中国经济更好地转型升级提供更大的空间。

近十年来,中国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不断提高,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期间提到的“灵活就业人员”大部分就集中在服务业。这里面有电商及其配套的物流配送,和各种互联网服务类平台企业的勃兴主动提供的就业机会,也有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减员增效和部分低端制造业外迁带来的就业岗位流失,导致制造业就业人员被迫分流到服务业。

而服务业相对于制造业较低的生产率,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国GDP增速的下滑趋势。忍受一定程度的GDP增速的下滑,多管齐下将更多精力和资源投入到现代服务业当中去,一方面继续提高其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其“现代”程度拉高其生产率,不失为一个可行的选择。

当前老龄化加速的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民生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也需要用发展的眼光,一要着眼于加大养老及其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力度,二要加大国资划转社保账户的力度,从而真正实现老有所养。

考虑到独子化和少子化的现状以及年轻人面临的工作家庭压力,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也难以成为主力。就未来而言,政府、家庭和市场三结合养老还是最为现实和妥帖的方式。就具体方式来说,考虑到中国国土规模的巨大和国情的复杂以及地方发展水平的差异,养老模式应该更强调因地制宜,政府、家庭和市场三者间的组合方式可以多种多样,而不宜一刀切。

对于那些经济较发达地区,政府可更多鼓励市场化和商业化养老。当然,政府应为此做好各方面的统筹规划工作。实践表明,为鼓励和引导市场化商业化养老,在很多资源的配套方面,政府还有很多文章可做。比如大力推广基本养老保险之外的商业养老保险,为之提供更多的税收优惠等等。比如可以进一步扩大养老金提取和医保报销异地办理的地域范围,并像李克强总理要求的那样进一步提高便利程度。

事实证明,通过多层次供给来分流需求,可以更好减轻基本保障的压力。科教文卫等各方面民生事业的推进也都可以循此路径打开思路找到更多办法,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民生的多层次需求。

财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