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工业界的知名权威,工业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朱森第来说,青岛绝不陌生。曾二十次考察青岛的他,甚至可以说出某个企业走的是哪条技术路线,在某个时期的厂长是谁,总工程师又是谁。
但即使这样,当《财经智库》在继去年组织“中国工业互联网课题组”对青岛的调研之后,再次向他发出邀约时,他仍然兴致盎然。其中一个原因,是他希望看看那些他曾熟悉的企业,在当前中国制造业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仍存强烈危机感的阶段,都在做怎样的努力与探索。
面对如今发展格局之剧变、技术革命之巨浪、国际劲敌之堵截、国内对手之群起,朱森第对于中国制造业、青岛制造业既有所担忧,亦有期望。他期待,青岛能够凭借深厚的制造业积累,给中国的制造业闯出一条自己的路来,也希望青岛在南北转换的空间点上能够做出贡献,既不落后于南方,又领跑北方。
制造业青岛样本
《财经》:您作为工业界的权威人士,过去几十年曾不计其数来过青岛进行考察。与历次来访的感观相比,这一次有哪些新印象?
朱森第:青岛的工业底子较厚,尤其是在纺织服装行业早年就有“上青天”一说,这也说明当时上海、青岛、天津的纺织服装以及轻工业在全国位居前列。我在机械工业部的时候多次来过青岛,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青岛的装备制造业有不少企业在全国同行业中都有重要的位置。机车车辆、船舶、汽轮机、电站阀门、铸造机械、电表、橡胶密封、锻压机床、整流器、照相机、万向节轴承等产品,在全国市场都有相当份额和一定影响。
可惜的是,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有的消失了,有的失去了昔日光环。改革开放后,青岛又涌现出一批走在全国前列的开放搞活、发展势头旺盛的制造企业,被美誉为“五朵金花”的海尔、海信、青啤、双星、澳柯玛,全国知名。
这一次来,我体会到青岛的第三次兴起,代表就是海尔、海信、双星、中车等。虽然还是同一拨企业,但经过这次调研我有个强烈的感受,青岛的制造业正在努力地探索实现转型的路径。
它们大体上正在做五方面的探索:第一,不再限于原有产品,以新的技术融入升级原有产品,让产品更加适合现代数字化的要求,比如海信、中车。第二,在原有产业基础上进行延伸和转型,比较典型的是双星模式。第三,工业互联。把工业互联网应用到自己的业务和产品上,努力实现跟外界进行便捷快速的联系,同时又把产品融入到工业互联网,提升其竞争力,满足客户的需要。第四,模式创新,例如特来电、能链等。但是模式创新需要一个过程,从战略投资逐渐转向自身引领,为客户带来价值,还需要几年时间的验证。第五,数字经济的发展。制造企业在产业的数字化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围绕着智慧能源、智能家具、智能制造,探索原来传统的制造企业如何在数字经济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财经》:将青岛制造业作为样本来观察,有着怎样的意义?
朱森第:当前中国制造业处在一个关键且微妙的发展时期,微妙之处是中国的规模很大,全世界第一,但中国并不强。中国制造业处于“前有围堵、后有追兵”的局面。
我们把制造强国分成四个方面衡量:规模、质量、结构和可持续发展。这几年我们采集世界组织的相关数据,对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印度、韩国、日本、中国进行了跟踪研究。2019年的结果是中国的强国指数排在第四位,前三位分别是美国、日本和德国。把强国指数中的四个方面分开看,以规模指数讲,中国排在第一,但当把规模拿掉,只看质量、结构、可持续发展这几个维度,中国就排到了第七位。可见,中国在制造业强国中位居前列,主要的贡献在于规模。我们一直在寻求和思考,中国的制造业到底怎么能够从大走到强。
通过这次调研,我发现青岛的制造企业也在思考怎么转型升级,上面所说的五方面转型都是它们的尝试。中国的制造业现在正在突围,前有围堵后有追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青岛的制造业寄予很大期望,期望能够给我们的制造业闯出一条自己的路来,也希望青岛在南北转换的空间点上能够做出贡献,既不落后于南方,又领跑北方。
《财经》:近两年北方经济与南方经济的差距扩大有目共睹,尤其是在新兴产业的凸显以及深入发展方面,北方经济相对缺乏活力。作为北方经济的典型,您如何看青岛制造业的现状?
朱森第:青岛的地理位置处于长江以北黄河以南,东临黄海,西连胶济,南北交汇、东西贯通,这一区位优势,青岛独有。中国的经济版图日益显示出南北的差异,南方的经济活力明显高于北方,北方企业的技术实力正在逐渐耗损。
在中国重要的三个经济圈,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渤海湾中,从经济规模和发展速度而言,渤海湾则略显逊色。地域上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问题,已日显突出,北方地区如何借鉴南方地区的做法、激活市场活力,无疑是南北均衡发展的重要课题。
青岛原有的工业基础与很多城市相比并不算弱,由于历史的原因,青岛与德国有较深渊源且至今仍有诸多交流联系和合作。青岛作为计划单列城市,又有很多别的城市不可能具有的较好发展条件。近些年来,青岛在发展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青岛如能够在采撷南方优势、吸取北方长处方面蹚出有效路子,如能够将南方的经济活力传递到北方而又不很快衰减,将为缩小我国南北差距、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做出积极贡献。
《财经》:现在都在提新兴经济,都在赶新兴经济的时髦,是不是要一窝蜂地去发展新经济?传统制造业基础雄厚的地方,应该如何进行产业规划和引导?
朱森第:这也是我关注青岛的一个方面,抓新产业的同时,也要提升老的产业。进入新时代,青岛面临双重任务,一方面,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数字经济;另一方面,已具相当规模的原有产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特别是原有产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贡献了可观的税收、形成了产业工人队伍,放弃这些产业,另起炉灶,发展新兴产业,显然不现实。例如,青岛的纺织服装产业,几经变迁,目前有2000多家企业集中在即墨区,成为即墨区两大支柱产业之一。在青岛有关部门的引导和支持下,目前已有200多家企业融入信息技术,实现个性化定制生产和数字化改造。红领服装和酷特智能起到领头羊的作用,同时还为其他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持。
我还希望青岛在“抓大带小”上能做出一些特色,因为现在基本上是“抓大带小”,小的没有放到应有的位置上,中国中小企业占到95%,很多就业岗位都是中小企业提供的,遇到的问题也是中小企业最多,所以希望青岛在这方面,不光抓大的,还要通过大的带小的。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同时,下功夫抓好原有产业的提升,应是青岛发展经济的“两只手”,在这一实践中,也为全国制造业和其他城市提供“抓大不放小、抓新不忘老”的青岛方案。
期待工业互联网实现“抓大带小”、“抓新提老”
《财经》:青岛提出了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目标,作为被视为消费互联网之后下一个风口的工业互联网,现在也有很多觊觎这一地位的城市。成为“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应该具备哪些基本要素?
朱森第:作为工业互联网之都,有四个重要表征,一是有一二个、三四个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企业;二是有一批工业互联网企业和平台落户、生根、开花、结果;三是大批工业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并取得较好成效;四是工业互联网的关键技术研究开发走在前列,并成为技术策源地。更为重要的是,作为有影响的工业互联网之都,与其他城市不同,应将“之都”的功能、作用、技术、经验辐射到周边地区,辐射到全国,甚至全球。
青岛已对此做出了部署,制定了《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三年攻坚实施方案(2020-2022年)》,通过强化要素支撑、拓展应用领域、构建产业生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新业态新模式,强化新兴技术交叉融合,培育千亿级产业新生态,实施六项重点工程(企业登峰工程、能力提升工程、典型示范工程、产业集聚工程、开放合作工程、安全体系建设工程),力争到2022年,建成核心要素齐全、融合应用引领、产业生态活跃的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财经》:工业互联网今年被国家纳入到新基建的范畴,更加受到资本的追逐。归根到底,工业互联网对于制造业要发挥怎样的作用?
朱森第:工业互联网和其他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重点和关键在提升工业经济和制造业上。在工业提升过程中,工业互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丰富了应用场景和扩大了市场,加速了自身的发展。衡量工业互联网的作用,主要看工业企业应用的广度和深度,看工业企业内外的设备、业务、信息互通互联的畅通和效率,看工业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后提升的程度。工业互联网企业和平台应致力于为工业企业增值服务,以所服务的企业增值为出发点和归宿。工业企业则应下功夫积累数据、打通数据和信息流,以业务转型、技术转型、流程转型和组织转型保障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不少地方出现工业互联网与工业企业“语言不通”、“痛点不同”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是工业互联网未找到工业企业的痛痒处,有点“隔靴搔痒”;二是工业企业缺乏与新技术融合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点“思维惰性”。青岛有很好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张瑞敏首席创办的卡奥斯(COSMOPlat)、张代理任院长的新动能治理工程研究院等已为不少行业和工业企业提供了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期望青岛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的作用,实现“抓大带小”、“抓新提老”,加速青岛经济社会提速发展。
“传感器之都”可期
《财经》:除了工业互联网,基于青岛的产业优势,还可以重点发展哪些产业集群?
朱森第:产业发展需要构造产业生态,产业发展更需营造产业凝聚态。一个地理空间内聚集相当数量的同一产业的企业,又有围绕这一产业彼此相互依存的一批企业和机构,形成利益共同体,优化了资源配置、减少了交易成本,产业集聚效应在这一地理空间内得到充分发挥,大大加快了这一产业的发展,提升了产业竞争力,促进了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青岛在着力打造工业互联网之都的同时,还应大力培育若干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从目前基础和发展前景看,青岛的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汽车、机器人、服装、传感器等领域都有可能培育成国内居前列,并经若干年努力,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不但产业规模大、企业实力强、创新活力盛,还是该产业的技术策源地。
尤其是传感器领域。传感器是获取信息的首要,是信息通信的基础,也是我国装备制造业中的突出短板。工业生产的声、光、电、磁、压力、温度、位置、气氛等物理量和参数,都需要传感器感知并传递到控制系统,进行计算、决策和各种各样的过程。没有传感器,自动控制无法完成,智能制造无从谈起,智能终端成为摆设。没有传感器,人们生活寸步难行,社会运转难以进行。传感器需要可靠性高、产品一致性好,能满足各种使用条件的需要,因其使用场合差异极大,因而,有些产品的批量不可能很大,更增加了产业化的难度。正因为如此,国内传感器产业发展迟于工业发达国家,缺乏领军企业,产业技术和规模,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不小,不少传感器产品需要进口。
青岛已经有一家企业具有一定领先优势,即青岛歌尔微电子。歌尔在微型麦克风规模生产的基础上,开发应用MEMS(微机电系统)技术,已形成微型麦克风、传感器、智能传感器三大业务板块,从设计、制造、封测到应用的业务链完整。传感器已从气压传感器扩展到骨声纹传感器、心率传感器。2019年歌尔在全球MEMS企业排名中居第9位,传感器居第4位。更具前景的是,MEMS 技术方兴未艾,应用日益广泛,歌尔微电子的发展势头不可估量。
在崂山区已初步形成微电子创新环境的基础上,加快歌尔和其他入驻青岛的微电子企业的成长壮大,加强与国内有关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有效合作,青岛有可能建成国内第一个传感器之都,这一美誉并不会亚于工业互联网之都,而对国家的贡献将是独特的。
区域间协同难题必须破解
《财经》: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发现现在青岛各区(市)工作热情,尤其是招商引资的热情高涨,有时甚至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关系;从全国角度来看,省内、市内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已经比较明显。您也是区域产业战略规划发展方面的专家,参与过很多地区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咨询。您对青岛各区(市)之间的关系与协调?
朱森第:青岛市的地域已不是几十年以前人们概念中的青岛,计划单列市的青岛下辖七个市辖区(市南、市北、黄岛、崂山、李沧、城阳、即墨)代管三个市(胶州、平度、莱西)。青岛的发展空间大了很多,发展机会随之也应该增多,要想抓住机会,融合发展、协同发展应是其重要旋律。
区域间的协同,是一个有相当难度的课题,但也是一个必须破解的难题,否则,难以满足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京津冀三个区域要协同发展,位处长三角的上海市及苏浙皖三省26个城市要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要协作发展,一个省的各个市、一个市的各个区更要协同发展。青岛的七区三市不言而喻要协同发展并一体化发展。
首先各区(市)招商引资时,不应形成竞争关系,争相以优惠条件抢项目,而应及时沟通、互相支持、形成合力。
其次,在青岛总体布局中,各区(市)形成各自的优势特色。崂山区已形成科技金融、金融创新的相对优势,区内有四所高校,已有一定规模的创新中心和孵化中心、一批企业的研发中心落户,形成创新氛围和环境。即墨区的汽车和服装已成为支柱产业。蓝谷的海洋经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装备制造业,均已有一定优势。应该在这些区优势特色突出和壮大的基础上,形成青岛的整体优势。
第三,对各区(市)采取不同的考核标准和办法。崂山区面积396平方公里,80%以上面积为保护区域,不能用于开发,2019年生产总值818.14亿元。如按生产总值和增长速度为主要考核指标,势必抑制崂山区优势特色的发挥。
七个区对三市应具有引领和辐射作用,促进三市的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提升三市的制造业和工业发展水平。
《财经》:青岛不仅有七区三市,还有着数量众多的功能区。这两者之间如何协调?
朱森第:以青岛蓝谷为例,青岛蓝谷,按照五部委联合批复的《青岛蓝色硅谷发展规划》,应为“青岛蓝色硅谷”之意。
就陆上产业与海洋经济协同发展而言,青岛有着陆上产业与海洋经济协同发展的得天独厚优势。8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全国唯一的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国内唯一试点运行的国家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都在这里。但就目前进展来看,青岛发展海洋经济的力度低于发展陆上产业的热度。
蓝谷围绕海洋建新高地、先行区、引领区、科技城,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思路必不可少,海洋科技、海洋产业更是必须。经过几年的建设,青岛蓝谷已初具规模,目前蓝谷已有山东大学青岛校区、青岛蓝谷大学创新园在建,大学创新园集聚了天津大学、四川大学、哈工大、西北工大、山东大学等高校的研究机构,为这些大学的师生提供创业条件优越的园区,是蓝谷首先要考虑的任务。好在有即墨省级经济开发区设立青岛蓝谷产业示范区,承接蓝谷产业转移。
一般来讲,一个知名大学周边往往有众多高新技术企业围拱,使大学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蓝谷必须考虑为这些知名大学的创新活力迸发并在蓝谷开花结果设立场地和发展空间,以此撑起蓝谷的海洋新经济。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青岛蓝谷和即墨经济开发区的协同,就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