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互联网进阶之道:从企业数据链到产业数据链

来源:《财经》杂志 2021-04-09 19:50:45

41

作为一家大型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中信集团有着多元的产业布局,业务涉及综合金融、先进智造、先进材料、新型城镇化和新消费等多个板块。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中信正在不同的业务板块探索产业互联网。

产业互联网是在电商等互联网巨头崛起的大背景下,有识之士发现相关技术在产业端应用的巨大前景,为便于传统企业找准自己努力方向而提出的一个概念,其本质是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在传统行业中的应用,目标是建立企业内部和产业链之间的广泛互联,形成数据链和数据要素,从而在微观上做到提质、降本、增效,宏观上做到商业模式和经济形态的变革。

可以预见,未来的企业都会成为产业互联网上的节点,是主动织网还是被动上网,决定了企业在数字世界中的地位;是拥有“企业数据链”还是“产业数据链”,决定了企业潜在价值。立足企业,放眼产业,在数字世界寻求企业的新定位,在“产业数据链”上找寻企业的转型之路,企业家才能更好地推动产业互联网发展,进而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今后,数字技术必然从服务企业的工具层面提升为构建新产业生态的新引擎、新动能。中信集团在“十三五”期间提出“互联网+”转型战略,探索打造具有中信特色的产业互联网。“十四五”时期,中信将持续地全方位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工作。

产业互联网难在哪里

做产业互联网之所以困难,在于产业链复杂,相互割据,难以数字化互联。

首先,不同于消费领域的电商,生产领域的产业链狭义上包括了从原材料到终端产品的相关部门和企业,广义上包含了上游的基础产业、技术研发和下游的最终用户。加之产业链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当下产业链很少是静态单向链条,大多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网络。

第二,产业链中的企业相互独立、数字化能力参差不齐,虽有上下游关系,但很难穿透更多层级,因此,产业链的互联往往局限在一定层级一定范围内,现在很多所谓的“产业互联网”还只是以某企业为中心的“企业互联网”。

产业互联越难,越蕴藏着巨大机遇。从产业链角度,一旦形成广泛和全链条的产业互联,构建起“产业数据链”,积累足够的“产业数据”,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数字孪生”,就能越来越精确地描述产业、预知产业。配合上一定的算法,产业的经济活动将变得更具可见性、反馈性和可预测性,对产业运行的计划性会有深度改变。从这个角度上讲,产业互联网的作用是革命性的。

19

数字孪生不能成为数字路人

消费互联网的江湖里“得用户者得天下”,然而一些拥有大量“用户”的传统企业在发展互联网业务时仍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原因之一就是这些企业虽有“用户”,但没有做到“一个企业、一个用户、一个ID”,也很少用自动化手段采集行为数据,不能像消费互联网巨头那样对“用户”精准数字化。

在产业互联网建设中,“产品”对于产业互联网的重要性正如“用户”对于消费互联网的重要性一样。应借鉴消费互联网经验,将每件产品看成是一个具有活性的客体,赋予其唯一的编号,采集产品从设计、生产、销售、使用直至销毁全过程的行为数据并与产品关联,对整合后的数据开展智能化应用,以此推动企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在不同的行业实践中,虽然面临不同行业场景带来的困难,但获取各场景下的基础数据是产业互联网打通的前提。

中信集团旗下的中信戴卡是全球领先的铝车轮和铝制底盘零部件供应商。车轮的生产涉及热加工、机加工和喷涂多个环节,中信戴卡之前,没有生产商能对车轮在生产环节进行标识,中信戴卡经过反复实验,在车轮背部减重窝找到了一个8×8mm的区域,在车轮刚铸造成型还是滚烫的时候实现了激光打码,这一突破为中信戴卡智能工厂的发展打开了大门。

产品在产线上唯一标记后,中信戴卡对原有DMS、物流、PLM、ERP等系统进行了改造,通过接口确保带有唯一ID的产品数据在各个系统中顺畅流动。

目前,中信戴卡厂区80%以上的生产设备实现了联网,产线上广泛部署了在制品追溯设备,实现了生产加工数据、工艺质量数据和专家知识库的实时整合。仅在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压铸工序上,通过设备网络化、自动化和数字化改造,以机器学习的智能工艺调控算法替代以前频繁而复杂的人工调机工作,实现了人均效率提高12倍、调机废品率降低43%,完成了“优质的产品是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测出来的”转变。

中信戴卡的“DMS数字化制造系统”已不仅仅停留在生产环节,还包括了营销、研发、运营、制造、服务和决策等方面的智能应用,能把全球制造基地的订单、物流、制造、货存等情况在总部管控,实现全球标准一致。今年,中信戴卡将向着“世界灯塔工厂”的目标发起冲锋。

中信特钢是全球领先的特种钢生产企业,在获取数据上面临的困难是生产环境高温、多能源介质,一般识别设备难以适应。其智能生产线通过耐高温喷码技术对坯料进行标识和跟踪,产线设备上广泛部署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智慧高炉”能根据坯料跟踪模型计算给出当前的最佳炉温参考数值,既保证加热质量满足工艺要求,能耗也降低了40%左右。

此外,所有产品的物料数据、生产作业数据、质量数据全部集中管理,实现了垛位智能推荐、作业智能调度、产品智能追溯。依靠“钢铁是科技炼成的”发展理念,中信特钢一度成为中国市值第一的钢企。

虽然很多企业都在做数字化的事,比如上个MES或ERP系统,但要避免企业数字化变成各种线上“填表单”活动。

在动态视角下,设备的状态和此刻正加工的产品关联,比只了解设备状态更有用,货物的位置数据比货运单更反映物流实际情况,当前用电量数据比电费单更准确描述机器的运行情况。这样来推动物联网和AI技术在产业中的应用,才能从产业“自动化”阶段提升到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阶段,避免将“数字孪生”做成“数字路人”。

更重要的是,在产品ID和物联网上的投入,减少了大量人工介入情况,相对传统的企业信息化,产出效果更具确定性,对企业的整体数据质量和效能往往都有整体提升。

做好企业上下游互联,打通“企业数据链”

在做好企业内部数据利用的基础上,如果还能做好与上下游数据的打通互联,就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企业上下游互联可以分为与上游企业之间的互联、企业内部互联以及与下游企业或用户之间的互联三个领域。

三个领域中,企业内部互联工作开展最早,是互联工作的主战场,取得了很多成绩,当前的重点是通过企业级架构和治理的方法下大力气打通内部流程,消除数据孤岛,形成完整的“企业内部数据链”。

与上游企业互联是很多企业正在做的工作,这种互联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要将本企业的需求快速传递给上游,另一方面要将上游企业供给和本企业生产做到无缝衔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深入应用,这种互联越来越密切、越来越快。

企业与下游互联的最大变化是通过数字技术加强和最终用户的直接联系,从关注“客户”的销售和回款,向关注“用户”使用产品的体验和价值转变,催生出“生产性服务”、“C2M”、“以租代售”等新模式,这些模式无一不是将产品当成硬件,将服务做成软件,通过运营形成一个与销售产品完全不一样的生态系统,获取下游数据的同时延伸“企业数据链”。

将企业上下游之间看成可移动的材料和产品在不可移动的环境和设备之间不断流动的产业链条,对可移动的进行数字化标记和跟踪,对不可移动的进行数字化监控和智能化反馈,花大力气打破链条边界间的数据鸿沟,实现数据顺利流转和整合。不仅要做好数据的内循环,更要推动好企业数据外循环,才能形成有效“企业数据链”。那些认为建立采购平台就和上游企业完成了互联,建立销售平台就和下游企业完成了互联的看法,显然是不够深入的。

这一点制造业做的最好,很多企业已达到了全球供应链贯通的程度,并不断向个性化、柔性化制造发展。制造业的成功经验也开始向其他行业拓展。中信下属企业中信工程正是看到了数字技术在改变工程建造行业粗放管理上的革命性影响,借鉴制造业经验,提出“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开展“智能建造平台”的攻关。

中信工程提出了“智能构件”的概念,作为贯通产业链的数字抓手。“智能构件”的基座是建筑构件的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建筑信息模型),首先建立共享的BIM构件库,以打通建造行业相关方信息共享。

就拿最常用的楼梯构件来说,在没有共享之前,设计师在同样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可以有成千上万种的考虑,细微的差别就意味着模具不同,成本效率都受影响。而建立BIM构件库后,工厂把产品构件放上去供设计师选择,设计师选中的构件,工厂会提前布局生产,在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智能建造平台”上,建筑物的整体BIM设计图可以分解为不同BIM构件,每个构件都可以附加上单独的造价、时间、地点、施工、运维等信息,而这些信息的不断积累和处理,就可以产生很多智能应用,比如“虚拟建造”、“资金占用预测”等。特别是在招标和采购环节,智能构件横向积累了不同工程上的采购信息,纵向积累了采购、安装和维护成本信息,在解决工程造价缺乏透明度、易发腐败的问题上,能发挥重要作用。

依托 “智能建造平台”和已入库的4000多个智能构件,中信工程已经开展100多项招采项,金额超过5亿元,招采质量有了质的提高,同时,平台上聚焦了1200多家上下游伙伴,帮助中信工程不断完善建筑全周期的“企业数据链”。2019年,中信工程中标工信部BIM技术重大研究专项,力争解决自主可控BIM软件关键技术难题。

成为平台型企业,形成更完善的“产业数据链”

在形成“企业数字链”中,处于行业龙头地位的企业优势更明显。但独木不成林,一个企业的数据链总是有局限性,要拉原是竞争关系的同行进来一起构建“产业数据链”,就必须先“化敌为友”。

获得数据的基本原则是交换,交换的最佳载体是软件服务(SAAS),软件服务的内容是企业拥有的可共享的某种能力。把这个逻辑翻过来就是:获得数据的最佳路径是企业通过软件服务为行业赋能。

在传统经济中,企业竞争力往往体现在拥有差异化能力且密不外传,而在数字经济下,要考虑如何通过开放能力赋能同行。这并不是一个转型必选项,但考验了企业家的选择能力。业界已经有头部公司开始这样的实践,其中一种形式是将自用的软件对外输出,有的成立专门的科技公司做这件事,有的直接依托这些软件转型为轻资产的运营公司。

这样的转型探索充满挑战,现在说谁成功还为时尚早,抛开同行竞争关系难以消融的困难不说,即便是客户用数据换服务也存在很多疑虑。核心问题笔者认为有两点,一是软件的架构是否服务化,二是软件是否具备显著的行业价值,二者缺一不可。比如输出自用软件,虽然不少软件确实功能强大,奈何不是云原生架构,无法SAAS化输出,只能先通过传统的项目开发形式对外输出,无法达到汇集产业数据的效果。

对于在行业产业链中占据龙头地位的企业而言,有机会将自身数字化积累中的经验向外辐射,由于其自身在产业链中的龙头话语权,使得商业上也具可行性,体量小的竞争对手不足以撼动其地位,技术积累弱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也有动力借助其技术实现提升。

从能力开放、汇集产业数据、形成新产业模式这个角度理解上云,那些拥有可软件化的行业核心能力的企业拥抱云计算和SAAS就变成必然选择。

中信工程下属企业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下称“中南院”)在给排水业务方面全国遥遥领先,在水处理的各个环节积累了大量的知识。过去,设计院完成水厂的设计,并将工艺标准设计到水厂生产设备的控制系统中交付给用户运营。

水务行业里,水厂缺少高水平专业工程师,技术人才主要在设计院内,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很多工艺参数得不到持续的调优,国内的很多水厂长期处于粗放管理状态,能耗和药耗居高不下。

针对这种情况,中南院发挥“know how”优势积极开展EPCO模式(设计、采购、施工及运营一体化总承包)。在为水厂提供运营支持系统时候,水务专家们对为何上云存在着很多疑虑:原有技术可以解决的问题,为何要冒险用陌生的云技术?再者,数据上云多不安全啊。

化解疑虑要从能带来什么好处入手,当讨论焦点转到水厂后,脑洞被打开了,“如果在线就能对水厂更新工艺,水厂能省多少电啊?”,“为何要派专家到现场啊,有了这些数据,专家在办公室就可以给建议”,“用专家多浪费,可以考虑用人工智能”,“能不能建立网上备件库,为水厂提供最可靠最经济的备件?”

讨论之后,大家对上云的意义有了清晰的理解:水厂无非是个带水处理功能的大手机,只有建立云端的“APP Store”,才能将水厂从“功能手机”时代提升到“智能手机”时代。有了这种认识,上云就是义无反顾。

在此基础上,更大的愿景和选择出现在中南院面前,要全方位服务水厂,只有中南院一家是远远不够的。中南院要求自己的“智慧水务”云平台允许其他公司的APP入驻,并把选择权交给水厂。

现在,中南院的云平台已在其承建的水厂陆续上线,水厂的运营数据上传云端后就可以获得诊断服务,下载最新的运行参数,保持水厂的最佳运行状态。其中曝气模型经鉴定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于其他水厂同样具有很大吸引力。

放眼未来,软件定义一切,产品服务化,服务软件化是大势,在细分的产业领域,必将出现具有垄断优势的SAAS平台,形成“产业数据链”高地。传统企业要发挥好场景和对产业“Know how”优势,改变重硬件、轻软件做法,加大软件投入,先人一步推动能力云化、SAAS化才能在数字经济中赢得先机。

(作者为中信集团“互联网+”转型工作小组副组长、中信集团信息技术管理部副总经理;编辑:韩舒淋、马克)

周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