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康奈尔大学阿齐兹·拉纳教授新著《美国自由的两面性》,从定居者自由角度深入探讨了美国政治思想、政治发展和民主理论。作者从殖民地时期写到现代美国,在书中运用历史分析、宪政诠释与理论反思,探究了早期美国人的自由思想与帝国主义相互依赖与推动美国宪政的历程,揭示了美国政治文化、政治思想的发展历程。
拉纳教授可以说是通过定居者殖民理论,分析美国政治进程中自由与帝国扩张的第一人。他在探究美国自由与美国权力之间关系转变中,将定居主义置于世界历史背景下,全面论述了美国的宪政发展历程,为今天我们真正理解种族关系、移民、总统制和民粹主义等问题展现了一个新的视角,为我们深刻理解美国政治制度、特别是深入了解美国对外扩张历史提供了历史溯源。
美国建国以自由理想为根基。但自由与奴役宛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在美国开国功勋们高呼自由与尊严的同时,奴隶、美洲印第安人与妇女却被奴役、被剥夺财产,毫无尊严。这充分体现了美国自由的两面性。然而,当今的美国尽管早已成为全球综合国力第一的国家,但自由并没有得到普遍化,美国社会正在被不同党派、不同利益阶层所绑架,自由已成为一种名存实亡的政治口号。
拉纳教授首先指出,美国定居主义是一种美国政治意识,也是一种美国政治文化,更是一种美国政治思想,这就很好地诠释了美国对外扩张的历史缘由。定居者社会是美国最初的开端和政治根基,定居者架构产生了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和制度,国家的雏形逐步形成。美国从一个定居者社会起步,发展成为当今国际社会中实力强大的国家。这种定居主义政治思想强调,美国对内提出自由、法治、保护经济秩序和私人产权;对外则无视他人利益,肆意扩张。然而,不知不觉中自由已被帝国权力所吞噬,化为遥远的政治余烬。
拉纳教授进而又论述了绵延于美国历史之中的定居主义政治传统,诠释了“内部的包容性”与“外部的排他性”。具体而言,殖民时期到建国初期,具有盎格鲁-撒克逊血统的英裔定居者成为美国的“内部人”,美洲印第安人及其他有色人种和奴隶是“外部人”,“外部人”并非自由公民,而是延续了帝国臣民的身份状态,受帝国自由裁量权统治。在美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内部人”与“外部人”的身份界定也随着历史演变而不断变化。但在美国政治发展中,种族和移民问题一再出现在美国不同利益的阶层中,并不断发酵,撕裂美国社会,造成政党分裂、族群仇恨,延宕了美国政治现代化进程。
作者探讨了这种定居主义与新教主义之间的天然联系,认为美国信念是美国政治认同的根本所在。对自由的支持、民主和多数人的统治、言论与宗教自由及少数人的权利等,成为美国信念的价值与原则。而美国信念的根本来源又植根于美国新教主义。平等、自由成为美国信念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新教主义成为美国定居主义的内核,从而使美国定居主义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之中,而“定居者自由和定居帝国对外扩张性”与美国政治制度演变相互交织,相得益彰,推动了美国对外扩张进程。
尽管定居者社会随着美国对外拓疆进程由盛到衰,最终走向了解体。但定居主义作为美国一种政治意识形态并没有消失,而且得到了进一步强化,继续焕发政治意识形态的生机与活力,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深刻影响着当今美国的政治发展进程。美国对国际警察权力和全球优势地位的实践,始终遵循着“内部人”与“外部人”的身份界定,坚持把外部人作为实现美国国家目标的工具,从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可窥见一斑。
本书不仅为我们了解美国政治制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也有助于我们了解非洲、欧洲等地区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作者为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编辑:臧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