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事”升级,全球央行数字货币提速

来源:《财经》杂志 2021-04-13 14:58:14

在新冠疫情这一年,全球研发法定数字货币的速度并未减慢。

日前,世界上首枚基于区块链技术生产的数字收藏币LBcoin在立陶宛诞生。由一套六个随机选择的数字令牌组成,可兑换成物理收藏币。

据立陶宛央行介绍,LBcoin只用作纪念收藏,不用作支付流通,也不属于央行数字货币(CBDC,由中央银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

虽说并非真正的法定数字货币,LBcoin的问世却展现了立陶宛探索央行数字货币的积极姿态。“发行LBcoin是探索央行数字货币的重要实验。”立陶宛银行副总裁Marius Jurgilas表示。

另据日本共同社报道,7月20日,美、英、德、法、日、意、加七国集团(下称“G7”)基本决定将就发行央行数字货币展开合作。

与此同时,领先全球试水的中国法定数字货币(DCEP)一直被国际重点关注。

此前《财经》独家报道,DCEP先后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等地进行封闭试点测试。本月,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与滴滴出行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为未来DCEP场景落地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据报道,G7拟于8月底或9月上旬在美国举行首脑会议,届时将就中国“数字人民币”作为国际性结算手段推广的情况、国家掌握用户购买历史等个人信息的风险等事项进行讨论。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认为,未来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金融竞争,或将发生在数字金融领域,而数字货币也许就是这场新竞争的终极战场。那么,掌握了全球性的数字货币,就能很大程度上拥有全球支付与货币体系的影响力。

立陶宛“抢跑”一众大国

虽说并非真正的法定数字货币 ,LBcoin的问世却展现了立陶宛探索央行数字货币的积极姿态。

从2018年宣布监管沙箱计划开始,立陶宛央行便致力于研究央行数字货币。2019年10月,立陶宛央行发布《证券型通证发行指南》,为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资产融资提出了合规安排的指南。今年5月,立陶宛央行监管沙箱首批项目毕业,立陶宛央行宣布将开发立陶宛链。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范围内有意研究和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的国家并不在少数。

早在2014年-2015年,美国、英国等国家便就法定数字货币的可能性作过讨论。美国推进双层设计的“联邦币(FedCoin)”、瑞典央行的“电子克朗(e-krona)”,以及加拿大央行推出的Jasper项目等,都是上述国家对数字货币邻域的探索和尝试。

作为一种新型结算货币,央行数字货币不涉及现金交易也不依赖于某一国家,对于提升跨境支付效率、增加主权货币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甚至有分析认为,一旦多国推行央行数字货币成功,全球将会加速“去美元化”,由美国经济结构引发全球经济危机的情况将获得改善。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2020年发布的抽样调查报告显示,有超过50%的央行因为现金需求下降而研发央行法定数字货币。同时,在21个发达国家和45个新兴经济体中,有80%的央行都表示在积极研究CBDC的问题,30%的央行表示将在近期和中期发行数字货币。

2019年6月,美国社交网站Facebook推出Libra数字货币,主打支付和跨境汇款,对全球央行研发数字货币的进程产生深刻影响,加速了全球各国央行数字货币布局的脚步。

“没有哪一种数字货币像Libra这样,能够引起整个货币和金融世界的紧张。”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在“得到”课程中表示。

今年以来,各国在数字货币领域竞争的“火药味”愈发明显。其中,日本的态度更是由“没有发行的想法”转变为“将央行数字货币纳入官方经济计划”。

今年1月,国际清算银行与英国、瑞士、加拿大、日本以及欧洲央行组成工作组,讨论在本国发行CBDC的可能性。

7月,日本设立“数字货币小组”,探寻如何构建数字社会的最佳结算系统。据悉,该小组是对日本央行2月设立的CBDC研究小组进行改组、升格而来的正式部门。而在2019年,日本央行行长及副行长曾在公开场合多次表示,日本没有发行数字货币的想法,短期内也没有相关计划。

在欧洲地区,法国央行于今年3月宣布征集数字货币实验项目,并在5月完成数字欧元的首次测试。6月,意大利银行业协会(ABI)批准发布数字欧元的官方指南。7月,英国央行行长安德鲁·贝利表示,该央行正在评估是否应建立一种由央行支持的数字货币。

在全球一体化趋势下,美元的霸权地位受到挑战,美国也给予了数字货币充分的重视。今年5月,美国相关机构发布第一份数字美元白皮书,并成立咨询小组,成员包括经济学家、商业领袖、技术人员、律师、学者和消费者权益倡导者等。同时,美众议院和参议院先后多次举办听证会,讨论数字美元和数字货币相关话题。

赛道领跑者提速

对比其他国家,中国央行对法定数字货币早有准备,并已成为世界数字货币赛道上的领跑者。

今年7月,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与滴滴出行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为未来DCEP场景落地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某监管人士告诉《财经》记者,由于滴滴涉及C端用户,是一个很不错的测试场景。

早在2014年,央行便开始提出研究数字货币。2017年,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成立,同年中国央行通过数字票据交易平台进行数字货币测试,成为全球第一家做该类实验的国家。

与其他国家一样,今年以来,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的进程显著加快。

今年4月,DCEP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等地进行封闭试点测试,主要应用于小额零售交易的场景。据《财经》此前报道,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以及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已共同入局央行法定数字货币试点。

7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与滴滴出行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协议,DCEP的场景探索再下一城。

一位币圈研究员告诉《财经》记者,与滴滴合作,是因为DCEP需要找一个切入点去扩展推广。

“目前移动支付在国内是常态,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基本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DCEP对比这两者并没有太大优势。滴滴是一个硬性的支付场景,与其合作可以算是第一个比较大的支付场景推广落地。”上述币圈研究员说。

他同时预测,“后续类似这样强制的支付环境也会逐步运用上DCEP,比如地铁、高铁、水电缴费等。”

据《财经》此前报道,交通、教育、医疗以及消费等领域,将成为DCEP试点银行的重点选择场景。为了能够做好数字货币试点工作,几家大行不仅深入研究深圳场景选择,在北京均有选址,设立封闭开发项目组。

谁将率先越过终点线

央行数字货币为何引得世界各国竞相布局?

有业内人士曾向《财经》记者指出,在微观层面上,由于数字货币能够实现点对点交易,可以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提高资金运作效率,进而可以降低企业杠杆率(资产负债比率)。

而在宏观层面上,一位接近央行人士认为,由于测算更加精准,数字货币将有利于货币政策的实施。同时,不排除未来货币政策框架会随之改变。不过,央行的两个功能——最终清算地位和货币创造功能是不可替代的。

对于各国而言,布局央行法定数字货币难免具有一定战略意义。穆长春曾在“得到”课程中表示,“为了保护自己的货币主权和法币地位,我们需要未雨绸缪。”

与国际上的CBDC不同,中国的DCEP的运营模式将采用中央银行对接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对接大众的“双层运营模式”,具有通用式CBDC的构架,以及电子现金的功能。

对比支付宝这类电子货币,一位币圈研究员告诉《财经》记者,中国央行数字货币(DCEP)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因为该数字货币针对M0(流通中现金)发行,与纸币的属性功能完全一样。

他指出,“DCEP剥离了第三方支付平台,成为一个单独的数字化钱包,这个钱包的安全性与纸钞水平一致。”

“货币电子化与数字货币之间存在传承关系,电子货币转换更多是支付信息背后资金的流动,而数字货币则体现在货币体系的‘根’上,即M0数字化,M0结构将发生变化。”某数字货币研究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

尽管中国央行数字货币还未真正落地,但中国不仅在速度上走在了世界前列,在应用技术方面也更具开放性。

目前,对于世界各国而言,CBDC面临的难题主要是分布式账本的技术性挑战,中国央行数字货币(DCEP)却不局限于区块链技术。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浙商银行原行长刘晓春曾向《财经》记者表示,大多数机构包括监管机构,研究数字货币都是基于区块链技术,而中国央行突破了这样的思维局限。“如果只是基于区块链技术,那么,数字货币的使用就只能局限于区块链上,所谓的场景,就有很大的局限性。中国央行设计的数字货币,可以线上使用,也可以线下使用,连网络都可以不需要,何况区块链?所以,使用场景的想象空间是非常大的。”他判断,中国央行若能推出数字货币,将对全球具有重大的示范意义。

中国的领跑者姿态也引起了各国注意。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G7拟于8月底或9月上旬在美国举行首脑会议,将就中国“数字人民币”作为国际性结算手段推广的情况、国家掌握用户购买历史等个人信息的风险等事项进行讨论。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副研究员、湾区国际金融科技实验室副主任陈波在环球时报发表署名文章《G7央行数字货币合作盯上中国》。文章指出,本次会议预计将针对中国央行正在试点中的DCEP展开重点讨论,而美国的态度将使得本次讨论的政治性极大增强,值得各方关注。

陈波指出,当前中国的数字货币主要是定位于国内的小额零售金融领域,服务于金融体系的数字化升级,尚不具备支持人民币国际化的能力。但是这一实践仍然被欧美日国家过度解读,赋予较多政治内涵,可以预见,未来很难避免成为美国等国家重点针对的目标。

枪声已响,最先越过终点线的国家将很快出现。

严沁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