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民生放到更突出的位置

来源:《财经》杂志 2021-04-15 12:53:53

虽说不能轻言疫情拐点的到来,但当下湖北以外大多数地区的防疫形势已出现阶段性扭转,呈现不断向好的局面,各地复工复产也都正在有序进行之中。因此,在继续努力巩固战疫成果争取尽快获得全方位胜利的同时,对后疫情时代的各方面工作提早进行筹谋和规划,也应尽快进入日程。疫情总会过去,生活还要继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一定要达成,这些都需要各方群策群力,灵活妥善应对因疫情造成的冲击和影响。

今后一段时间,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应把民生放到更突出更重要的位置。这次疫情的暴发,给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这其中,那些有家庭成员在疫情中不幸罹难的群众受到的冲击最大。如何从经济上对其进行抚恤,从心理上进行疏导,减轻其创伤与痛苦,让其生活尽快恢复正轨,是一项不容轻忽的挑战。对于其中因疫情造成的鳏寡孤独群体,国家应该考虑给予长期的政策扶持。总之,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应该更敏锐地把握社情民意,下大力气抚恤民情,抚慰人心。

在考虑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和应对时,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在总量思维的同时,更需要有结构思维,重点关注那些对民生影响比较突出的行业产业和企业。受这次疫情影响,消费服务行业受损严重,其中的中小微企业有不少遭遇灭顶之灾。而这些行业企业又是解决就业尤其是中低端就业的主力军,因此应该成为企业纾困努力的重中之重。有关部门已经推出税费减免和信贷优惠等相关举措,可视具体情形加以动态调整,该加码加码,并增强政策的针对性。考虑到阿里、美团等市场化平台企业针对自身的广大客户和用户推出了不少费用减免等优惠举措,可以考虑向这些企业提供针对性的政策扶持,以更好体现共度时艰之意,而且通过这些上下游涉及面比较广的企业间接发力,可以更好提升针对小商铺和小商户的政策普惠效应。

在相当长一段时期,还应考虑把就业及其相关工作放到更重要的地位。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院扩招等有利于提升就业技能并延迟分流就业的举措应加大力度。在解决就业方面,更加重视数字化、市场化平台企业的就业涵纳功能,为之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据悉,美团推出“春归”计划,积极吸纳社会转移劳动力,尤其是受疫情影响较为直接的第二产业和生活服务业溢出人口,发挥了较好的社会效应。有关部门应根据疫情导致的灵活弹性就业大增的现实情况,为大型平台企业就业人员的社保进行定向支持,既缓解平台企业压力,又体现抚恤民生之意。

此外,各级政府要更好地与民生息。中国社会经济规模巨大,基本面依然良好,有着较强的自我复原能力,要充分信任并依赖民众创造就业的自救能力,并尽可能为之创造便利的条件和宽松的环境。这其中就包括在对市容市貌整治时不要一刀切,而应在规范和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量民众就近就地就业提供各种服务的需求,让各种包括“夜经济”在内服务经济的发展落到实处。

经此一疫,暴露出国家治理体系和公共卫生及民生保障的不少短板。人们期待相关部门围绕疫情防治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不断加大公共卫生事业和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尽快补齐公共卫生和民生保障短板,包括加大城乡医保社保统筹力度,尽快建立和完善分级诊疗体系等等。

此次疫情的扩散和防治的复杂艰巨,和此前城市化战略导致的人口大规模候鸟式季节性迁徙有着很大关系。接下来应坚定不移推进以大城市为中心和城市群战略,让更多的农民工能够在城市里落下来,他们和他们的后代能够享有平等的公共服务。此外,还应继续加大城乡一体化的力度,形成资源的双向对流,让未来中国的人口流动呈现更为有序的格局。

与此同时,人们也期待经过疫情洗礼的社会治理,水平能得到大幅提升。这次抗疫期间,大数据监测、网格化管理、智慧城市等发挥了巨大作用,如果能将这些优势广泛用于提升民生和公共服务,实现全方位覆盖,不留死角,并实现社会公共治理更具有弹性,包容性更强,则善莫大焉。

《财经》杂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