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新基建”的投资机遇

来源:《财经》杂志 2021-04-19 11:18:10

后疫情时代,新基建升温。

今年1月开始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本已放缓的中国经济重重一击。随着政府迅速出台一揽子调控政策,“新基建”一度成为资本市场热炒的一个概念。

经济学家和机构分析师们认为,考虑到当前财政政策空间不及2008年,新基建投资规模及其对经济增速的提振作用不宜被夸大。在股市中,投资者跟随相关概念寻求收益更需要着眼长远。

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师王汉锋对《巴伦周刊》中文版表示,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前两个月,科技板块总体涨幅较大,因此市场对相关板块的关注度比较高,近期疫情应对措施讨论中“新基建”概念也随之升温。

据安信证券策略团队统计,截至3月10日的一个月内,A股当中与新基建相关的领域表现强势。例如,特高压指数上涨40.55%,5G指数上涨25.52%,充电桩指数上涨25.09%。同一时期,沪深300指数涨幅为4.69%。

新基建何以为“新”

“新基建”完整的表述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今年1月3日的首场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出台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政策,推进智能、绿色制造。这是今年政策层面首次提及与新基建相关的领域。

此后的四次中央高级别会议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均有被提及。其中,3月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要注重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国泰君安分析指出,20天内,中央级别的政府会议四次提及“新基建”相关内容,频率可谓史无前例。

实际上,新基建并非今年才提出的新概念。早在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明确了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定位。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多数市场机构在分析新基建时,均是援引央视新闻报道,认为其涵盖七大板块: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

国泰君安认为,所谓新基建,是相对传统基建的一种说法,其重心不再是工业时代的铁路、公路、港口码头、机场等,而是信息化经济的基础设施。

不过,在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体系中,对于“基建”有着比较明确的界定标准。“新基建”七大领域是否可以计入基建投资,也是市场试图厘清的问题。

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认为,判断一项投资是否属于基建,一是要看这项投资的投资方属于哪个行业。二是根据其行业属性,判别其是否应当纳入基建统计中。

比如,5G领域中基站的投资方是三大运营商,而中国联通在证监会行业分类中属于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那么,5G基站的建设属于基建投资。但中兴通讯这一类企业增加资本开支,或许不应被计入基建投资。“中兴通讯的行业属性(证监会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属于制造业投资。”张瑜在报告中说。

张瑜认为,按照统计局的口径,新基建的七大领域中确定属于基建的有:轨道交通与高铁、5G、数据中心。特高压、充电桩和工业互联网很有可能不属于基建范畴,因为其投资方分别属于电力行业和制造业。人工智能投资方的行业属性则相对模糊。

投资总量以小博大

厘清新基建投资与统计意义上基建投资的关系,有助于推算其可能的投资规模。不难发现,与股市中新基建概念的热度相比,新基建几大领域的短期实际投资规模无法与“四万亿”计划相比,新基建相关投资对经济增速的最终贡献也相对微小。

中泰证券通过分析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投向发现,以交通、市政建设为代表的传统基建项目投资额占比在70%以上,仍是基建投资的主力;而狭义新基建的投资额仅占0.5%左右,广义新基建投资额占比约16%,占比并不高。“换算成规模的话,2019年狭义新基建的体量仅在880亿元左右,且占比相对稳定;广义新基建规模差不多在2.9万亿元,在基建中的占比有所提升。”

国泰君安宏观团队认为,新基建的发展空间无疑是巨大的,但如果期待新基建能托起稳增长的一片天,那是给了它与实际体量不符的期许。国泰君安分析发现,目前存量PPP项目总投资规模大概17.6万亿元,其中“铁公基”(铁路、公路、港口、码头、机场、隧道等)是大头,约7.1万亿元,占比接近41%。规模排在第二位的是房地产、土储相关项目,规模约3.4万亿元,占比20%左右。医疗卫生项目总规模3000亿元左右,占比1.7%。

根据中泰证券的测算,今年基建投资有望拉动名义GDP增长1.5个百分点。其中,狭义新基建仅能拉动0.1个百分点,作用仍然相对有限;而广义新基建大概能拉动名义GDP增长0.6个百分点,这样的稳增长力度依旧不及传统基建。

中信建投认为,2020年新基建投资总规模可望达到9120亿元,拉动当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7个百分点。考虑到特高压、铁路、充电桩投资也属于“旧基建”范畴,预计可以拉动2020年全口径基建投资增长1.0个百分点。“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2020年1月至2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4.5%、基建投资同比下降26.9%,新基建或主要起到‘补短板’的作用,但难以补上投资总量回落的缺口。”

尽管各机构对于2020年和2021年短期投资规模的推算存在分歧,但考虑到此类项目建设往往需要数年,更好的方法可能是推算长期规模。

招商证券策略研究团队认为,2020年至2025年,新基建七大领域带动的上下游基建新增投资合计规模最高可达10.3万亿元。其中,5G基础设施投资高峰主要为2020年至2022年。

新基建相关投资的资金来源也是众多机构关注的重点。一种观点认为,当前财政政策的空间与当时不可同日而语,大规模财政刺激有可能导致宏观杠杆水平进一步升高。

中金公司认为,2020年“显性财政”将是基建融资的核心支撑。“考虑到‘四万亿’时期以地方政府‘隐性财政’作为主要资金来源的融资方式对后续政府和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形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我们预计本次基建扩张将更多以‘显性财政’渠道提供资金支持,从而实现更加有序、可控、高效的投资行为”。

根据各家市场机构对3月2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的解读来看,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等措施都可能为新基建提供更多的政府投资支持。

安信证券策略团队乐观地认为,新基建具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将成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发力点。“综合运用专项债、PPP、设立政府投资基金等多种方式可以给予新基建充足的资金支持。”其报告称。

5G和工业互联网市值最大

安信证券认为,A股市场中有大量的公司拥有新基建相关业务,将会受益于新基建的加速建设,迎来业绩的增长。从行业来看,与新基建紧密相关的主要有通信、计算机、电子、传媒、电气设备、机械设备、建筑装饰、国防军工、交通运输等行业。

安信证券策略师团队选取新基建七大领域的对应Wind指数统计发现,A股市场中市值比重最大的相关领域是工业互联网和5G。工业互联网指数包括44家公司,总市值为22339亿元,占全A市值3.37%。5G概念指数包括高达92家上市公司,在七个领域中最多,总市值为17568亿元,占全A市值比重为2.65%。

值得注意的是,潜在受益企业可能分布于某一领域广泛的产业链当中。华创证券梳理了新基建各领域的潜在受益方和重点关注区域。其中,工业互联网的受益方可能包括“云平台服务商、工业数据采集与分析、工控安全、仿真设计软件等四类企业”。5G的受益方则可能涵盖“基建设备商,基站天线、射频器件、光模块的零部件供应商”。人工智能领域的受益方则可能包括各类科创企业,主要分布于北京和上海。

短期看来,疫情造成的全球供应链中断也是部分“新基建”概念股面临的不利因素之一。例如,苹果、特斯拉等海外公司不仅有赖于中国消费市场,供应链也不同程度与国内公司有关联。由于生产或销售受全球疫情冲击较大,这类海外“巨头”也可能波及更大范围的通信和新能源汽车行业。

交银国际首席策略师洪灏表示,科技板块可能存在一定泡沫,并且“如果美股科技股表现不好,国内科技板块的表现可能也不会好”。

另一方面,新基建涉及的许多新兴技术将迎来真正意义上的应用阶段,而这种长期趋势更值得关注。王汉锋表示,中国目前正处于5G建设的加速期,而且5G相关的设备投入也处于高峰期。“市场从去年到今年已经有一定的反映,后续可能更需要关注与5G周期发展相关的领域。”他说,“仅仅关注新基建,可能不见得有很好的收益。”

王汉锋以苹果产业链举例说,如果苹果按计划推出5G手机,那么对整个苹果5G产业链也会有比较大的推动。同时,与5G应用直接相关的物联网、车联网、虚拟现实等都值得更多关注。

“从二级市场来看,新基建涉及的行业整体增速比传统基建要快。但是,这些概念最终还是落实到盈利上来,要看盈利能不能兑现、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的高增长。”他说。■

张晓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