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万河谷冲突,中印关系的转折点?

来源:《财经》杂志 2021-04-19 17:46:47

6月15日晚,在中印边境西段的加勒万河谷地区,印军违背承诺发动挑衅攻击,引发两军人员肢体冲突,造成印方20人死亡,中方伤亡暂时不详。这是1975年以来,中印之间在边境地区发生的最严重流血伤亡事件。

6月24日,中国外交部和国防部分别对加勒万河谷冲突事件做了介绍,清楚呈现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以印方非法越线在先、挑衅在先、攻击在先界定了这次事件的责任方完全是印度。

事件发生后的6月17日,王毅外长同印度外长苏杰生通电话时即明确提出中方诉求,要求印方对此开展彻底调查,严惩肇事责任人,同时严格管束一线部队,立即停止一切挑衅性举动,确保此类事件不得再发生。

印度总理莫迪也委婉地承认了冲突事件的责任在印方,莫迪在6月19日的一次全国党派大会上称,“没有人进入印度领土,也没有印度的哨所设施被拆除。”

冲突源自边境基建激烈竞争

加勒万河谷冲突事件的发生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必然性在于,随着中印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竞争加剧,两军对峙事件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发生肢体冲突的事件也越来越多。而偶然性在于,虽然中印边境地区构建的一整套行为准则约束了冲突升级,但难以阻止印度不断进行冒险挑衅,最终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发生了不幸的伤亡事件。

加勒万河谷冲突事件的起源是印度近20年来在边境地区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而导致的。21世纪初,印度看到青藏铁路即将开通,一改过去在边境地区采取的“焦土政策”,决定在边境地区修建70多条战略公路,试图通过边境道路连接印度在边境地区的军事据点和哨所,缩短向边境投送军事力量的时间,加强印度对整个边境地区的控制程度。

经过近20年的努力,印度已经陆续建造完成不少战略公路和设施。例如,2017年5月由印度阿萨姆邦到所谓“阿鲁纳恰尔邦”的多拉-萨迪亚大桥正式通车。这条全长9.15公里的军民两用大桥,横跨布拉玛普特拉河(中国段称雅鲁藏布江),可允许60吨重的坦克在桥上穿行,使印度阿萨姆邦到“阿鲁纳恰尔邦”的交通缩短4小时,加强了印度在中印边界东段地区的控制,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印度的兵力投送,直接打破了中印在边境的实力对比平衡。

加勒万河谷冲突事件的间接触发因素是印度修建的另一条重要公路。2019年4月,印度自2000年开始修建的Durbuk-Shyok-Daulet Beg Oldie(DSDBO) 道路最终完成。这条长达255公里的公路是一条全天候道路,与中国在中印边境西段的实控线基本平行,连接了印度在实控线上的各个军事据点、哨所和村庄,大大增进了印度在西段的实力优势及印度在边境实控线上的军事能力。相对于印度,中国缺少一条类似DSDBO的公路,与中国的边境实控线平行并且可用于在实控线中方一侧机动地调动士兵。

在DSDBO公路贯通后,印度凭借获得的实力优势开始试图改变实控线的现状。2020年4月以来,印方在加勒万河谷抵边越线修路架桥,主要是修建什约克河(Shyok River)东岸的直升机坪和公路,并分别建造横跨什约克河和加勒万河的倍力桥(即Bailey bridge,利用预先设计好的钢桁架迅速组合而成的桁架桥)。不仅如此,印度还多次试图越过中国的实际控制线进行巡逻。

对于印度单方面改变当地实控现状的做法,中方多次提出严正交涉,但是得到的是印方我行我素的回应。作为回应,中国也开始加强了在加勒万河谷和班公湖等地的基础设施建设。5月6日凌晨,印边防部队趁夜色越线进入加勒万河谷中方一侧,试图拆毁中国的基础设施,由此导致双方发生激烈的肢体冲突,70多名印度官兵受伤(包括一名指挥官)。 5月9日,印军在中印边境锡金段的纳库拉(Naku La)山口越线进入中方一侧,阻扰中方部队巡逻,导致双方士兵爆发肢体冲突,共有150余名中印军人参与其中,最终导致11人受伤。不过,这两起事件很快就得到了解决。

中印边境的情势并没有因此趋向缓和。双方不断调遣更多的军队部署在对峙现场附近,以支持基础设施的建设。双方军队在边境的对峙点一度多达5个点,5月18日在班公湖又爆发了一次规模较大的肢体冲突。与此同时,双方一直都还是通过涉边机制和外交渠道进行沟通,试图缓和形势,既包括了现地边防部队之间的沟通,也有两国外交部门、使馆之间的沟通。直到6月6日下午在莫尔多边境举行的军长级会谈,才最终达成了在多个对峙点上两国军队脱离接触和推动边境缓和形势的共识。

但是,印度并没有放弃在加勒万河谷地区越线架桥的念想。在6月6日的军长级会谈中,印方承诺不越过加勒万河口巡逻和修建设施,双方同意在加勒万河口两侧各自建立观察哨。但此后印军一线部队反悔达成的共识,无理要求中方拆除已设观察哨。6月15日晚,印方一线部队再次越过实控线破坏中方在此搭设的帐篷。当中国边防官兵按处置边境事件的惯例前出交涉时,印军突然暴力攻击中方前往交涉的官兵,导致双方再次发生激烈肢体冲突,才最终导致人员严重伤亡的不幸事件。这一严重伤亡事件发生几个小时后,印度工兵接到命令,要求加速修建好跨加勒万河的倍力桥。最终,6月18日这一跨度60米的大桥顺利完成。

从整个事态的发展来看,印度孜孜以求地要改变现地局势,同时试图用自身获得的实力优势来改变过去的实控现状,这种强硬和固执导致了悲剧的最终发生。不可忽视的是,外部力量的间接支持也是印度能够不断挑衅的底气。5月份中印边境对峙加剧后,美国国务院负责南亚与中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威尔斯于5月20日声援印度,称是中方“入侵”中印边界试图改变现状。5月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更是发推特称,美方愿就中印边境相关问题进行调解,显露出介入中印争端的意图。在6月2日莫迪与特朗普的电话通话中,更是互相交换了对中印边境问题的看法。印美的这些互动可能导致了新德里的过度自信。

对峙可长可短,取决于印度

加勒万河谷的冲突,根源还是中印边境上的对峙。而2020年的中印边境对峙,明显又与过去不太一样。最明显的是,对峙的规模升级了。尽管过去也有两个点同时对峙的情况,但是像这次这样形成多点对峙的局面却是首次。另外一个变化是,这次中国的反应更及时高效,迅速调派军队赶赴到对峙点。过去,印度一直采取的策略是前方有对峙和摩擦,后方就立刻重兵压阵。而中国的后方及时支援体系比较欠缺。在吸取2017年洞朗对峙的经验教训后,中国学习了印度的做法。

同样重要的是,中国也改变了洞朗对峙时期公开谴责印度的做法。相反,中国在军事反应上保持着对印度的压力,同时在舆论上保持低调。在边境对峙事件发生多次后,5月18日中国第一次公开回应中印边境局势和对峙情况。中国军方人士称印度在加勒万河谷地区越线侵权修建设施,中国边防部队对加勒万河谷地区已采取必要措施,加强现场应对和边境地区管控,坚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安全,坚决维护边境地区和平稳定。在加勒万河谷的冲突事故发生后,中国方面也保持了最大程度的克制与低调。

印度则是当边境形势对印度有利时,就会强调边境形势可控。当印度的实力优势受到挑战,印度就会要求“有尊严”。5月18日前,印度外交部和陆军参谋长马诺吉·慕康德·纳拉万(Manoj Mukund Naravane)都相继表示了边境形势可控的态度。纳拉文要印度媒体“不要过度解读当前对峙”,两个点的对峙是恰好碰上的,并非是经过后方统一协调。然而,当加勒万河谷冲突发生后,印度的“尊严”受到了伤害,印度国内则掀起了汹涌的反华浪潮。

莫迪总理试图给局势降温和委婉澄清真相。在6月19日印度召开的全国党派大会上,莫迪说,“没有人进入印度领土,也没有印度的哨所设施被拆除。”但是,这句引爆印度媒体的话,隔夜就遭到了印度外交部的“重新解释”,印度外交部一番晦涩而矛盾的辩解,试图否认印方对此次冲突事故的责任。而印度国防部则开始积极调兵遣将,大举增援中印边界西段。甚至印度媒体还放出各种威慑暗示,一旦陆地上发生大规模冲突,印度不排除会选择在印度洋上对中国动武。更加上,莫迪及印度国防部长辛格此前就明确称,要给边境印军更大的“行动决策权”,修改作战规则,给边境部队配枪并且配备相应的实弹,确保他们在需要时随时开枪。如此一来,中印边境上的战事似有一触即发的感觉。

在印度国内,声势浩大的反华声调一浪高过一浪,采取了一系列直接或变相抵制中国商品和投资的做法。印度或美国智库专家们更是在印度媒体上大胆建言,要求印度政府向中国打“台湾牌”、“西藏牌”……而国际媒体上,《金融时报》耸人听闻地称,“印度要彻底倒向美国”了,《外交事务》则称,“中国失去了印度”。反倒是那些在伤亡事件前呼吁印度要联美抗中的印度官员,此时却呼吁莫迪不能给前线印军更大的决策自由权,建议印度政府要回到谈判的轨道上。

6月22日,中印边境部队举行第二次军长级会谈,达成了采取必要措施来推动事态降温的共识。6月30日,中印边防部队举行了第三轮军长级会谈,双方一致同意,分批次组织一线部队脱离接触。

中印边境的此轮对峙未来可能如何发展呢?

第一种可能是,中印边境西段仍然需要经历较长时期的对峙。印度媒体报道,考察完拉达克边境局势回来的印度陆军参谋长纳拉万在向国防部长辛格汇报情况时声称,印军采取了诸多措施和准备,有信心长期坚守。这就不难理解,6月22日的军长级会晤中,印度提出了相当匪夷所思的高要价,要求中国单方面做出让步,而只字不提印度的让步。印度有可能打算在西段边境也搞一次对峙的“持久战”。

1987年爆发的中印东段边境的桑多洛河谷对峙事件,延续了7年,直到1993年才最终结束对峙。冷战结束以来,也经历过两次较长时间的对峙,2017年的洞朗对峙总共对峙了72天,1999年的东章对峙则延续了82天。以目前的情形看,此轮对峙肯定比洞朗对峙和东章对峙的时间长,至于是否会像桑多洛河谷对峙事件那样延续数年,仍需要进一步观察。

第二种可能是,中印边境西段的对峙将在接下来的数月内结束,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莫迪本人的政治魄力和国内政治压力。目前,印度国内各派的分歧其实已经显现。莫迪及总理府、外交部、国防部的态度都存在相当大的差别。莫迪本人说出,“没有人进入印度领土,也没有印度的哨所设施被拆除”,多少意味着他试图给局势降温。印度国防部则强硬态度,其理由也是比较充分的。一方面是印度军人伤亡20人,而且有10名印度军官被中方扣留并随后释放,情感上印度军方也感觉受到羞辱。另一方面,发生冲突事件的主要责任很可能是印度军方一些人士的自作主张。

6月2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以印方非法越线在先、挑衅在先、攻击在先概括了加勒万河谷冲突事件的缘起,实际上呼应了6月17日王毅外长同印度外长苏杰生通电话时中方的诉求,要求印方对此开展彻底调查,严惩肇事责任人。一直以来,边境上的印军军官们都有立功心切的心态,加上印军官在边境行动上享有更大的决策裁量权,因此大概率是高级军官的决策导致6月15日的伤亡事件。而中方要求严惩肇事责任人,可能将最终责任由印度军方来承担。如此一来,印度军方必然要通过示强来模糊和淡化追责一事。

莫迪具备主动向对峙事件做出和解的可能性,不论是其个人性格,还是其在国内仍享有的高政治支持而言,他都可以选择短时间内降温。只是,这仍然需要一段时间,当前莫迪政府正在进行着微妙的平衡,一方面要安抚国内情绪,另一方面又试图不推动局势升级。对中国来说,降温是中国从冲突一开始以来的基本政策,这从中方低调回应和不公布伤亡情况等等都可以观察出来。

第三种可能是,中印边境对峙升级为两国的小冲突或战争。虽然没法完全排除这样的可能性,但发生的概率较低。迄今为止,中国没有主动挑起战争的动机,而印度似乎也不具备动机和诉求。从国际上看,大气候并不支持中印走向战争。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20年5月27日在推特上提出美国可以为中国和印度斡旋,随后6月2日印度总理莫迪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时也谈及中印边境局势。俄罗斯的态度也是中立和扮演调解的角色。6月22日召开的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三方线上外长会,正是由于俄罗斯的倡议才举行的,这也借此给中印两国沟通提供了渠道。接下来,上海合作组织峰会、金砖国家峰会都是由俄罗斯主办,俄罗斯完全可以借此发挥调和及调解的作用。

总而言之,加勒万河谷的冲突事故导致中印边境对峙的加剧,但是其前景未必完全悲观,发生冲突和战争的概率并不高,更可能的前景是继续对峙下去。相比于长期对峙的前景,短期对峙后解除的可能性仍然是完全可能的。当然,所有的前景预估都取决于印度领导人的选择,因为中国保持边境和平安宁的目标一直都是清晰的。

(作者为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编辑:郝洲)

林民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