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一款好药?

来源:《财经》杂志 2021-12-07 12:33:31

 

“能解决什么临床问题?”

这是一款新药第一时间必须回答的问题,也是2021年7月,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发布的《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提出的明确要求。

此稿被称为“药物指南”,甫一推出,多家医药上市公司股价应声而落。

一位接近药监系统人士有自己的理解,“新药研发市场确实蓄积了一些泡沫和风险,指南只是叫醒了一些还在装睡的人,该醒醒了。”

什么药才是一款好药,药企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未来中国新药研发行业将如何发展?我们和这位接近药监系统人士聊了聊,试图了解监管部门制定政策背后的考量,以及对中国新药研发环境的思考。

什么是临床价值?

从患者的角度,批准上市的药应该一个比一个好,好体现在更有效、更安全、更便利或更可及,就是临床价值。但也看到一些对患者不利的现象出现。

比如,有的企业,拿着很多年前做完的临床试验结果,现在来申报。这个药在当下可能临床价值会很有限。

到底什么是药物的临床价值,此时审批人和企业会有很大分歧。之前了解到的一个情况是,审批团队认为,“你的产品临床价值有限。”企业会说,“我的产品临床试验做完,结果是阳性,你凭什么不批。”专家中间也有很多分歧,有一些参与了临床试验的专家,他的意见也许不客观。

企业当然都会觉得自己的产品好,而忽略产品的一些缺陷。比如原来定位是me-better的药,最后在临床上没有体现出优势。比如,对原来的化合物做了优化,但疗效和安全性都差不多,甚至还差一些。

这时,需要将到底什么是临床价值,客观、公平、系统地阐述出来,审评中心现在相当于把这个导向抛出来,让大家理性评估临床价值,对一些已经明显临床价值有限的项目进行取舍。也许有一些企业能够承担压力和风险,坚持做完试验后,如果自己不满意试验结果就不去斡旋,自动放弃。

这样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对整个制药产业是有帮助的。

外界对某类药物的感受也许只是一些数字,比如抗肿瘤药物PD-1。然而,企业和监管部门的感受很直接,竞争异常惨烈,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两方都顶着很大的压力。

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前,有的企业拿到临床批件去“忽悠”投资,不是真正为了去做这个药;有的企业拿到批件以后,也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还有的产品已经做出一些数据,提示继续做下去意义不大,但还是不放弃,并开始找接盘,原因是企业对临床价值没有准确判断,或对行业环境前景的错判。

一旦进入一个赛道了,劝谁放手都不容易,因为前面大量的资金已经投入进去了,如PD-1赛道就是如此。另外,还得具备研发出的产品如果临床价值有限,即便是“阳性”结果也无法通过的远见。

这就需要提醒企业关注风险,从立项层面就要保持理性和前瞻性——预期临床价值有限或者临床优势前瞻性不足的产品就不要投了。已经有企业都在开展的试验,如果预期临床价值有限,要大胆壮士断臂,因为国际成熟研发环境一直是stop earlier,stop cheaper(早停早止损),相当于资源优化。这样做出来的药临床价值高,也更有竞争力。

如此一来,就不会有一个疾病有十个同类产品上市的情形,如果十几个药去竞争一个适应症,所有企业都可能会为了求快,而牺牲质量、降低标准,形成内卷。

临床试验标准不会降低

临床试验的标准,一旦升高就不会降低。

药品监管部门批药的标准也越来越明确——药监不控制一个疾病最多批多少个药,但在相同时期会采用相同标准去审批。

现在国内的情况是,明明临床上已经有更好的药物,但企业在做临床试验的时候,还想和疗效差的药物比,因为这样更容易比赢。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指南,虽然没有说新药研究必须和最好的药去比,但也让大家产生了,和谁比能体现自己产品临床价值的思考。

在国内,现在懂得进退的企业还不那么多,它们的压力太大了,可能拿不到下一个节点或者产品不上市,这个企业就没了。

然而,这就像吃饭一样,已经吃上精粮了,不太可能回过头去再吃野菜,必须为患者和参加试验的受试者考虑这个问题。

如果一个适应症只有进口药,药监部门通常不会要求其他国产药品的临床试验去和进口药头对头,这个门槛对现在的中国药企来说太高了。

但如果在这个领域的治疗里,已经有国产药品了,并且是广泛应用的,那下一步就要考虑提高临床价值。相当于赛跑,已经有人跑到了终点,是否还允许刚到跑道上的人起跑,尤其是赛道上已有很多选手的情况下。如果允许,标准就会无休止地降下去,上市的药物质量和疗效将无法得到提升。

在这方面,药监部门的态度很坚决,也得到了临床专家和医生们的认可——临床专家总做相似的临床试验,也会觉得没价值。对受试者来说,参加一个临床试验,对照组是当前比较差的治疗,这也不符合伦理,如果对照组是当前最好的治疗,而试验组可能更好或者不差,那药监、医生和患者都欢迎这样设计的试验和药物。

其实以前也是有标准的,然而有时门关的不够彻底,或者没有经验的企业不了解,重复相同的错误。部分企业抱有一种错误的预期,觉得“别人都是这样做对照的,我也可以”。它们没有考虑到的是,临床实践的变化——已经批准了这么多有效药物,为什么要和最差的比?有时是心存侥幸,觉得这个要求不会落在我身上。

这次药物指南,把这个点明确地提出来,而且是以患者的角度出发,是非常有价值的。企业要么需要更加具有前瞻性的布局,要么就更快速地推进项目,进行差异化研发。如果这个适应症已经没价值了,就去做其他还可能有价值的,也能优化新药研发资源。

新药研发大洗牌

以前,不存在这么多药物扎堆去做临床三期的情况。自药品审评审批改革改变了临床试验的批准方式,从审批制改为默示许可,这极大释放了临床研发空间,就像现在大家都可以去读书,很多人都可以考大学一个道理。

我从药监部门了解到的一个情况是,今年初有企业曾经沟通,提出要做肺癌的一线治疗。企业得到的回复是,现在已经批了这种适应症的进口产品,也有国产产品。临床试验还要去和化疗比,这个设计没有被接受。

如果开展一个预期临床价值有限的临床试验,对企业来说风险很大。三期临床试验理论上是按亿投入的,一例受试者,如果按照50万元来计算,一个临床试验含400例受试者,整体成本就有2亿元。

新药想要过审,要回答为患者带来了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如哪种疾病,哪个阶段,对比已有的药物,有什么优势,解决了什么问题,综合来看这款新药有多大临床价值。

企业通过科学研究和试验数据提供了一个高价值的药物。比如说比现在疗效最好的药,效果更好;或者疗效和它差不多,但更安全或者更方便,如原来一周用一次,现在可以做到一个月一次,都是临床价值。

这个临床价值是主要监管国家的普遍共识,相对成熟的监管环境,企业会自觉遵照这个原则。

未来大部分国内药企还是要先做国内市场,其中的尖子生才有机会去国际上PK。医药行业没办法一口吃成胖子,需要一个有经验的团队,不是单靠某个领域的科学家就可以做出药来。经验还包括研究、转化、申报和跟各国监管机构打交道等。

现在激烈的研发竞争,和与国际接轨的审评理念都让企业感受到了压力和挑战。我了解到的一个情况是,有时药品监管部门提出一个临床试验的要求,有些企业是想做,但真的是含着泪说做不到。

国内药企正处在一个大洗牌阶段。现在标准已经非常明确,竞争会更激烈。随着政策环境变化,所有的药企先是能够活下去,然后有不同的产品进入关键赛道。几个大的药企已经有一定规模,也许能够一直走下去。

临床批件一点都不高大上,临床价值才是硬道理。对于初创企业,理想情形是研发出具有临床价值的产品,或者独立研发,或者与他人合作或被收购。

未来研发监管环境,以及现在的科创板上市规则,创新力不足的企业难以脱颖而出,较难诞生医药初创独角兽企业。当然,企业更需要合理的利润维持稳定的投入。

医药科技领域,欧美仍然走在前列,国内要步调一致,投资也应更加理性,提高医药科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希望整体环境更利于产业良性循环,为中国“健康2030”做好铺垫。

信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