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 | 三中全会系列解读

来源:《财经》杂志 2024-08-29 20:49:26

来源 | 财经杂志 作者 | 胡苗 编辑 | 余乐   2024年08月29日 18:17   本文4826字,约7分钟

以前把钱花在投资上,现在要把钱更多地花在消费上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称《决定》)中,对“加快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进行了阐述:

“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建立政府投资支持基础性、公益性、长远性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健全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体制机制,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完善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活力和促进投资落地机制,形成市场主导的有效投资内生增长机制。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减少限制性措施,合理增加公共消费,积极推进首发经济。”

在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也再次强调,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要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

在完整的内需体系中,投资和消费是有效互动的关系,今天的投资,是明天的消费供给。如何让投资变成未来的有效供给,而非过剩的产能,是个尤为重要的问题。同时,还需要持续不断扩大消费需求,与未来的供给实现动态平衡。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提振居民的消费信心,这不仅需要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还需要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支出结构,将更多公共消费支出用于刺激家庭消费上。

而这也涉及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经济传统思维的改变。在过去,我们愿意将更多的钱花在投资上,以期未来的回报。现在,我们需要改变思维,以花钱来刺激消费。

近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已经有了明显的思路改变。

在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一项措施,明确由发改委牵头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也有许多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提到,发放消费券来刺激消费,建议给予生育补贴,扩大医疗保障的范围等。

针对完整的内需体系是什么、当前国内对“内需”的误解、政府投资如何带动社会资本、公共消费如何刺激居民消费等问题,《财经》邀请到了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理事长、金融研究院院长、文科资深教授史晋川,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学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进行解读。

国内对于“内需”几个理解误区

史晋川:“完整的内需体系”从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来理解,一个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涉及总供给和总需求这两个方面。总供给背后是要素和技术,就是资本的投入、劳动的投入和技术的进步。总需求由三个方面组成,就是投资、消费、出口。其中,我们把出口称之为外需。

我个人理解的完整的内需体系,是由国内投资和国内消费这两部分有机组成的,两者在宏观经济运行的过程当中是互动的,而在经济运行中通过有效互动,能够实现投资和消费及内需和外需的动态平衡。

张军:内需既包括消费,也包括投资。从政府部门到媒体,到社会层面上,普通老百姓,许多人所说的内需干脆就是消费,这是一个误区。因为需求是用支出来衡量的,拿钱花到消费品的购买,还是花到资本品的购买,这两个其实都是需求。

大家的印象里,好像总是觉得我们消费不够、投资多,多少也是个误区。从统计上看,这些年我们的总消费支出肯定超过当年的投资支出。在中国的总消费支出里,政府始终有比较大的公共消费支出,占到了GDP(国内生产总值)大概在15%左右。但政府的公共开支当中有不少其实是为了家庭消费的。只是这个在我们统计口径里没有算到居民的消费支出中,但是居民实际上享受到了公共消费服务,比如说治理环境、恢复生态,城市里面的步道、公园,好多健身的设施,这些老百姓都去消费,这些都是政府花费的公益项目。

我们国家长期以来是把公共消费跟家庭消费分开的,这样我们的家庭消费看上去就特别低,去年家庭消费占GDP

38%左右,公共消费占GDP大概有15%左右,其实这两笔加起来,我们就有百分之五十几总消费占比了。

如果跟美国等发达国家去比,它们在70%以上,我们低很多。这是跨国比较中形成的一个印象,我们的居民消费占比不够高。但实际上也不见得,这里涉及到跨国比较,有很多价格因素会影响数据,还有核算消费开支的口径大小的问题,很复杂。比如住房消费就不太容易测算,因为绝大多数居民都没有房租的数据,所以,统计局需要推算出来,出入很大。简单的对比是要小心的。曾经有20年的时间里我们的投资增速比较快,波动也大,居民消费的相对比重是有所下降的,但这些年趋于稳定了,甚至这两年还出现了消费增速快于投资增速的情况。

我再说一个误区,我们一直觉得要扩大内需,实际上我们的消费加投资占GDP的比重已经是98%了,贸易顺差现在也就差不多在2%左右。当我们说扩大内需的时候,好像是在说中国是以出口为主的,是靠外需、靠出口的,其实这也是个误区。中国毫无疑问是个以内需为主的经济。当然,中国是个大国,内需将来依然是有扩大潜力的,也是需要进一步扩大的,这意味着我们将来的贸易顺差有可能变成赤字的。

今天的投资,是明天的供给

史晋川:投资具有两重性。在投资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和供给能力之前,它是总需求的一部分,比方说做一个基础建设,一个大型的工业项目的投资,它会有土地的开发需求、基本建设各种物质投入的需求,还有雇佣劳动力的需求。所以投资在形成新的生产能力之前,投资是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一旦投资完成了,这个投资项目开始进入生产和运营阶段,它就变成了一个增加供给的力量。很显然,今天强调投资是需求,它明天就变成供给了。这个时候如果没有新的需求包括消费需求跟上去,投资的结果就可能变成了供给能力过剩。所以我们就要十分重视,在今天、明天、后天这么一个经济运行的动态过程中,要使得投资既能够拉动当前的需求,又能对未来产生有效供给,而避免出现生产能力过剩的结果。

一旦投资和消费的这种动态平衡出了问题,如果今天的投资不足,明天就会供给不足,就会出现供不应求,发生通货膨胀;相反,如果今天的投资过度,明天就会供大于求,就会发生通货紧缩,经济不景气。这个时候就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去弥补供求缺口,促使投资和消费的动态平衡。

在完整内需体系中重视提高劳动者收入

史晋川: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劳动收入在完整的内需体系当中的双重性。

如果国民经济是以国际循环为主,那就意味着中国的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绝大部分都是出口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劳动者的收入,主要指工资性收入,只是构成企业的生产成本。成本越低,价格就可以越低,产品的出口就越有竞争力。

我们现在正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双循环新格局,这个时候就要认识到企业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是有两重性的,它既是企业的成本,也是企业产品的市场需求。企业在国内生产和销售,你的产品要卖得出去,就需要人家有钱来形成需求。国内市场的需求是取决于国内各种经济主体的收入,劳动者的工资性的收入对消费需求是很重要的,劳动者的收入比较高,就意味着市场的消费需求会比较大。

这个时候,企业在扩大消费需求的过程当中,要更加注重用科学技术进步去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把收益的增量做大的情况下,企业可以有更多的利润,工人也能有更多的劳动收入,企业的产品在国内的市场需求就增加,市场就扩大,内循环就畅通了,产品也就销售出去了。

不仅让居民有更多可花的钱,还需要政府花更多钱支持家庭消费

史晋川:在这方面有两个措施可以实施:第一,降低宏观税负,降低政府收入的比重,增加居民的收入,让居民有钱花;第二,积极改善政府开支结构,把更多的公共开支投入到社会保障,比方说教育、医疗、养老,以及其他公共事业中,这就会让居民觉得敢花钱。

如果老百姓一天到晚想着社会保障有关的这些问题,他有了钱也不敢多花,他会去做预防性储蓄,去存更多的钱。如果政府的公共开支结构优化,把更多的钱用到基本的社会保障上去,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范围,提高社会保障的力度,这样就可以降低居民的预防性储蓄的这种倾向,提高居民的消费意愿和消费支出。

张军:居民的消费意愿跟预防性的储蓄动机有关。现在多数家庭对未来要负担的支出压力有比较充分的估计,所以除非预计到未来的收入会增长更快,否则就不会扩大现在的消费支出。要改善居民的消费意愿,我觉得首先需要政府在家庭上面的支出有持续的大幅度的增加。通俗地讲,花在家庭上的钱越多,家庭的消费开支越多。所谓扩大消费,需要每个家庭对消费支出有更强的倾向或意愿,他们愿意增大今天的消费支出。

这个就回到政府政策怎么平衡投资跟消费的问题,我认为中国现在整个财政支出需要更多向家庭倾斜。现在再去花更多钱去做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推出越来越多的投资项目是不明智的、不理智的,很多基建投资也没有什么好的财务回报。多数情况下会变成负债,最终减少居民的收入。因为现阶段不是20年前了,20年前我们投资机会还是很多的,去投点什么都有回报,最终可以增加居民收入。

与其再去搞大规模基建投资,不如减少一些可有可无的投资项目,把这些钱花到家庭中,这不是说每个家庭平均获得等量的来自政府的补助,而是政府花更多的钱去针对性地解决现在普通家庭面临的那些沉重负担和支出压力,相对于去增加他们的实际收入。

比如现在年轻人不愿意结婚,不愿意生孩子,这个时候特别需要出台有力度的支持性的政策,要花钱鼓励生育。我们去年出生了大概不到1000万的孩子,比如我们为每一个小孩一年提供2万元补贴,一年才2000亿元。少子化对我们整个经济的影响是很大的,小孩多了,消费开销就多了,消费品、服务购买,比如教育、幼托、护理各方面都上去了。

不要小看这些数字,看上去并不大,但政府花了这点钱,就意味着经济当中的相当多的需求会派生出来,很多领域和经济部门会因为政府花了这个钱而受益,因为它产生的需求是连续的,流量的循环会有个倍数,会有好几倍的扩大。政府为每个新生儿花了2万元,但是家庭未来可能会花6万元、8万元、10万元、12万元……所以它对需求的影响力非常大。

但这2000亿元拿去投资,可能对我们经济的影响就没那么大了。之前我们有很多投资项目的花费都浪费掉了,很多项目最后即便做成了,也闲置在那里,没有对经济产生实质性效果,甚至于变成了债务,也造成了很严重的腐败。

很多人好像觉得消费的东西钱花掉就没有了,投资的东西钱花下去,还有东西在,这种思维是很可怕的。从长期来看,这个实物量的思维是很危险的,因为宏观经济是流量循环的,还是要在循环中实现平衡的。如果决策者在经济方面太注重实物量的建设,没有流量循环的思维,有时候经济反而会走向萧条。

政府越来越支持家庭消费

张军:这次三中全会的《决定》,我觉得已经开始有明显的思路上的改变。

这个《决定》不是一个具体的改革方案,它是一个原则性的东西。到最后我们要看能出台什么样的支持消费、鼓励家庭消费支出、改变政府预算支出方向等方面的具体改革文本。

总书记说的老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养老、教育、医疗这些压力很大,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比如要有一定的对家庭的补贴标准。今年全国两会,有一些委员代表提出,学龄前的儿童,75岁以上的老人,看病能不能免费;还有教育,有很多人提出我们基础教育现在九年,能不能再增加三年,这个既可以扩大当期消费,也可以缓解老百姓后顾之忧,减轻未来的支出压力。

进一步城市化,也是扩大消费的措施

史晋川:城市化既可以拉动投资,也可以刺激消费。

很坦然地说,我们现在的城市化外延迅速扩张的势头已经开始收敛了。我们现在已经是67%的城市化。中国这么一个人口大国,它不可能像一些发达国家,城市人口达到90%以上。未来我们的城市人口大概能到75%-80%左右。

但是我们的城市化的深度,还是有很大的空间。比如我们现在的城市常住人口中,户籍人口可能只有百分之六七十,还有30%是非户籍人口,要把他们完全纳入城市化进程,就要把他们变成户籍人口。

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甚至取消严格的户籍制度,就是把现在的绝大部分新市民变成跟城市户籍人口一样,能够享受到城市化的红利,这里有多少工作要做。这是城市化的内涵深化,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拉动投资,也可以刺激消费,是建设完整的内需体系的巨大推动力。

胡苗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