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第三方收单机构的“停新”风波正在发酵。
近期,多家头部收单机构因在POSP模式下支持前端修改商户名称,被银联要求自查,并暂时停止新增商户。“近一段时间,业内某些收单外包机构采取所谓的‘POSP模式’违规展业,大肆宣扬‘自主变更商户信息、破五除二、一机多机构’等,造成商户名称频繁变动的乱象,引发清算机构监控预警,并对商户名称修改次数绝对值排名靠前的收单机构采取管控措施。”在8月末面向代理商的一份公告中,拉卡拉(300773.SZ)提到。
“作为POS前置系统,其实POSP一直以来都是代理商推广的一种常见管理工具,也衍生出很多灰色地带。”一位来自支付机构的合规部门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是去年年末正式完成落地的“259号文”,将这一灰色地带暴露于阳光下,才引发了本次“停新”风波。
该合规人士所指的“259号文”,是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259号文”)。“259号文”要求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但根据清算机构要求,所有商户的终端改造工作最终延期至2023年12月底全部完成。
随着“259号文”的逐步落地执行,2024年,“一机一码、一机一户”时代到来,面向小微商户场景的线下收单市场迎来严监管,多家收单机构暂停新增商户,停止期限大多在15天,也有极少数机构长达90天。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在此背景下,汇付天下、卡友支付等支付机构选择退出小微商户收单市场,另一方面多家支付机构加强合规要求,通知小微商户升级更新营业执照,并对未交易的存量商户持续开展清理工作。
POSP系统乱象丛生,“停新”风波潮起
按商户名称修改次数绝对值排名,本次被暂停新增商户的主要是行业头部的第三方收单机构。
引发本次风波的“POSP”模式,全称为“POSProxy”,即POS前置系统,包括运营系统、后台业务、代理商管理,还可以对接部分APP模块,主要用于管理前端的POS机具与交易监控分流,当持卡人刷卡消费,终端会将交易经由POSP系统处理后,再向合作银行、清算机构上报。
这意味着,POSP不仅是一个交易处理平台,还是一个集纳了多方面功能的管理工具,但这在收单终端和银行、清算机构之间,为使用者多提供了一层处理空间。
一位POS机代理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由于不同收单机构的收单费率不同且会发生变化,POS机使用者会产生切换不同收单渠道、接入费率更低收单通道的需求,在引入POSP系统后,可以在不更换POS机器的情况下,实现收单渠道的“无感切换”。对于使用机具的商户来说,既节省了切换机器的硬件成本与时间成本,可以帮助其节省通道费率,对于POS机地推人员与渠道方来说,则可以作为一项服务增加机具销量、协助展业推广、分润结算等等。
但是POSP系统的合规性始终存疑。某机具终端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虽然近年来POSP很火,但出于合规考量,绝大部分头部终端厂商并不会接入这类声称可以“一机十户、随意切换通道”的POSP系统。
拉卡拉公告中提到的“自主变更商户信息、破五除二、一机多机构”等乱象也出于此。
有资深支付合规人士向记者举例介绍了不法分子自主变更商户信息的模式:假设在商户“一机一码”的要求下,原本的收单发起方是场所A机器1,其对应的受理终端序列号+特约商户编码简称“A1”,但经由POSP系统修改后,银行与清算机构侧看到的收单发起方变成了场所B机器2,其对应的编码也变成了“B2”。由此,在银行识别账户风险时,原本应当显示为“A1”的变成了“B2”,造成资金流向追踪难,可能掩盖了部分风险商户的主体问题。
“这个套路行业不是第一天出现,是‘259号文’让其中的问题浮出水面。”他向记者提到,在“259号文”落地后,清算机构将会同收单机构核对交易信息和支付受理终端、特约商户入网信息的一致性,对支付受理终端序列号、收单机构代码、特约商户编码、交易位置等多方信息进行核对。“在多方交叉验证后,发现相关信息不一致,就能查出商户名称被篡改。”
对此,拉卡拉在公告中表示:“作为线下收单商户数量最多的机构,很遗憾拉卡拉名列其中。我们立即开展自查,确认我们没有涉及以上严重违规作业行为,商户名称修改次数占活跃商户比例极低,但是,当某些商户在拓客端、商户 APP发起名称修改时,我们在审核流程方面存在进一步改进的空间。我们真诚接受清算机构相关指导意见,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全力开展以商户入网及信息变更规范性为重点的自查改进活动,引入更为先进的AI技术,强化作业管控,为后续更长远有益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代理商方面了解到,今年8月开始,多家收单机构就对代理商启动排查,与使用POSP系统的代理商切断了合作。至今,已有近10家收单机构宣布暂停新增商户,启动自查工作,暂停时间大多为15天,最长的一家“停新”时长达到三个月。
线下收单市场转型在即
在从业人士看来,这几年收单机构的外包商对POSP系统的追捧,还是因为传统线下小微商户场景下,收单业务不好做了。
“线下银行卡收单业务同质性很高、合规也比较难、硬件设备铺设的成本也相对高,展业并不容易。”前述支付机构合规人士向记者坦言。
近年来,对第三方支付机构产生影响的,不仅有“259号文”,还有《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和《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59号文”明确要求“一机一码、一机一户”原则,即1台银行卡受理终端只能对应1个受理终端序列号,1台银行卡受理终端只能对应1个特约商户。在此背景下,收单机构的代理商必须帮助商户完善营业执照等相关材料,核实商户的真实性,但代理商的渠道管控较难,部分机构盈利对通道费依赖较强,使得其仍“游走”在违规的边缘地带。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去年至今,已有现代金控、汇付天下、卡友支付等多家机构收缩小微商户场景下的线下收单市场。
就在8月28日,卡友支付旗下“卡易付”APP公告:因卡友支付公司整体业务调整,卡友支付公司旗下的卡易付APP的扫码商户自9月1日起将全面不再支持交易,请各位代理于9月10日前尽快提现分润并做好后续用户的安排工作。公告强调“通知为扫码注册的所有商户,但注册过程中直接绑定实体机具的商户不受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在线下商户业务场景收缩的同时,近年来线下收单市场,特别是POS机厂商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优化外卡支付便利化带来的支付终端改造。
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要求针对不同群体的支付习惯,统筹力量打通支付服务存在的堵点,着力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支付服务体系。
中国银联由此启动“锦绣行动2024”,提出率先投入30亿元,撬动支付产业形成共识,共投资源,共同提升支付便利。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已有61家重点收单机构支持银联外卡受理,151款主流码牌支持银联标准境外钱包支付。
对于收单机构来说,外卡支付带来的收益也在2024年半年报中有所体现。
例如拉卡拉在半年报中提到,公司通过优化外卡收单产品,实现内外卡设备自识别,提升商户外卡受理操作体验。截至上半年,已累计开通外卡受理终端超80万台,覆盖国内包括一线城市、主要经济及旅游发达区域在内的227个城市,新增外卡合作商户较2023年增加40%,外卡交易金额已达2023年全年的1.7倍。
在收单机构抓住外卡受理终端改造机会的同时,通过SAAS平台切入商户经营流程,是第三方支付机构转型的另一重要方向。逐步退出小微商户线下收单的汇付天下,在今年4月对外发布“斗拱2.0”,宣布将从传统支付服务公司,升级为为企业收款、数据集成和资金管理提供平台服务的数字化软件支付服务公司。
“支付行业靠代理人进行终端布放的模式正逐渐向支付与软件共生的模式转变。这是数字化的必然结果。”彼时,汇付天下董事长兼CEO周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