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普及率已达到77%,而美国、英国、德国和法国的普及率分别为48%、47%、48%和38%。截至2023年,中国移动支付普及率达到86%,依旧位居全球榜首。其中,支付宝与微信支付主导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根据2023年Q3数据,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交易量分别为118.19万亿元和67.81万亿元,合计占市场总份额94%以上。
然而,与国内普遍看好移动支付美好前景相反,安邦智库创始人陈功先生则指出移动支付只是一种支付方式,并非一种先进的支付方式。盲目崇拜与支持移动支付,并把其当作高科技,实质是禁止其他支付方式的发展。
“移动支付”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97年,当时美国的一家公司Coca-Cola在芬兰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基于短信的自动售货机。随后,美国又出现了一些基于无线电频率识别技术的移动支付产品,如Speedpass和Mondex。2001年,美国的PayPal公司推出了一款基于互联网的电子钱包服务,2006年又推出了一款基于手机浏览器的移动支付服务,这被认为是第一代移动支付服务。
与此同时,日本诞生了另一项技术。“二维码”最早由日本的DensoWave公司于1994年发明,最初用于汽车零部件的管理和追踪,很快被应用到了其他领域,如物流、广告、票务等。2002年,日本利用手机内置的摄像头和感应器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基于“二维码”的移动支付服务——i-mode FeliCa。这项服务被认为是第二代移动支付服务。随后日本又推出了一些基于“二维码”的移动支付应用,如LinePay、Origami Pay等。
2000年以后,中国开始引入与模仿国外的移动支付服务。2004年,腾讯公司推出了一款基于即时通讯软件QQ的在线支付服务——财付通,这是中国第一代移动支付服务。2009年,阿里巴巴推出了一款基于电子商务平台“淘宝”的在线支付服务——支付宝,这是中国第二代移动支付服务。2013年,腾讯推出了一款基于“二维码”的移动支付服务——微信支付。在国家政策等多种因素的支持下,移动支付成为中国最普及的线上支付方式。然而,即便在美日,移动支付服务只是其国内的一种支付方式,且都没有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普及和流行。更重要的是,移动支付并非万能的,潜在的问题正在快速的凸显,进一步表明其是有限度的。具体如下:
一是资金安全和隐私保护风险增大。根据2024年2月5日,中国银联发布《2023年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报告》显示,支付安全为用户第一诉求,超七成用户选择设置支付验证。虽然大多数移动支付平台采用密码保护、短信验证码、生物识别方式(指纹、面部识别)来技术手段,提高验证强度,保障用户账户资金安全,但是现实是不断有新的安全漏洞出现,这意味着资金安全风险不可避免。与此同时,个人隐私难以得到有效保护。用户在使用移动支付过程中,每一笔交易都会被移动支付平台清晰的记录,个人隐私就会在无形中被暴露,甚至被用来做广告推送或者数据分析,比如网购使用移动支付时,暴露了用户的个人居住地址、个人偏好、生活规律等。
二是便利程度与覆盖范围限度凸显。根据市场调查报告,46.2%的移动支付用户倾向于选择第三方移动支付,主要原因是其便利性。但是随着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便利性的限度也越来越凸显,反而降低便利性。第一,难以覆盖所有消费场景。在偏远地区,基础设施欠发达地区,或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或是一些小规模的商户,如街边小摊、农贸市场,移动支付会遭受到网络不稳定、支付系统故障等潜在问题的影响;第二,难以覆盖所有群体。移动支付具有一定的设备与技术门槛。对于老年人、残疾人士、低收入群体等,这些弱势群体中的许多人可能难以适应移动支付,从而可能导致利益被侵犯。因此,在这些场景或群体中,便利程度可能就大幅下降。
三是隐性成本与交易费用越来越高。移动支付并不是免费的,而是存在着运营成本。随着移动支付普及推广,各种隐性成本都会出现。首先,需要基本软硬条件。使用移动支付需要购买一台智能手机和开通网络服务,这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其次,电子支付需要银行卡支持,而银行卡需要一定的开户费和服务费。最后,手续费越来越高。这是最大的成本。虽然不少平台在推广期间会免除手续费,但随着市场逐渐稳定,各大平台相继开始收取手续费。目前这些手续费不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手续费将会越来越高。比如自2015年10月开始,微信宣布转账收费后,曾多次调整手续费政策。最初,每月超过2万元部分按1%标准收取手续费。然而,目前,微信支付提现、信用卡还款等场景收费比例均为0.1%,每笔最少不低于0.1元。
综合来看,移动支付不仅仅是一个金融问题,它与社会安全网以及经济的韧性存在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