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打飞的”出行,逐渐从科幻照进现实。
从青岛登瀛车辆基地到胶东机场,原本约1小时的地面车程,乘坐直升机仅需15分钟。12月15日,青岛低空快线联航启动并实现首飞,为城市低空交通运营服务增添新范例。
不止是青岛,今年以来,珠三角、长三角、成渝等优势地区相继开通多条低空载客航线,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加快建设,让人们对未来出行有了更具象化的想象。
尽管直升机的发展已非常成熟,并率先“飞出场景”,但碍于燃油费、机组运营成本等,低空航线票价较高。此外,噪音大也是影响直升机成为大众出行方式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兼具低噪音、低成本优势的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被各方寄予厚望。
一面是政策持续加码,eVTOL领域融资活跃;另一面是“造机新势力”适航取证提速,如亿航智能旗下的eVTOL产品EH216-S已率先取得适航“三证”, 具备了无人驾驶航空器载人商业运营的资格。
“目前,中国民航局已经受理我们的运营合格证申请,目前审定工作正稳步推进。”亿航智能副总裁贺天星表示,公司正在迈向规模化市场拓展和商业运营的新阶段。
不过,由于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飞行器购置成本高、适航工作仍需探索、续航能力有待提升、配套设施尚不完善等原因,距离eVTOL“商业起飞”还需要不少条件。
“企业普遍预测2026年至2027年将逐步完成适航审定工作。”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杨岭称,目前,中国eVTOL产业处于发展初期,多数企业处于研发试验阶段。
政策托举,赛道升温
2024年被称为“低空经济元年”。全国多个城市在这一领域百舸争流,探索天空的边界。从低空外卖、低空物流,到低空巡检、低空载人……低空经济强劲增长的前景已逐渐明晰。
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载体,eVTOL也被推至“聚光灯”下。政策托举、融资升温、订单纷至沓来,成为过去一年eVTOL产业的重要缩影。
回溯来看,今年3月,工信部等四部门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明确推进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等一批新型消费通用航空装备适航取证。鼓励飞行汽车技术研发、产品验证及商业化应用场景探索。
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多地出台支持eVTOL发展的相关政策。如上海提出“培育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领军企业,重点研制4-6人座载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深圳提出,“加快推动载人eVTOL等低空航空器产业化”,并对研制载人eVTOL、飞行汽车并实现销售的在深圳实际从事相关经营活动的低空经济企业,给予一定比例销售奖励。相关奖励金额最高达5000万元。
贺天星指出,在低空基础设施方面,各地政府已经开始规划布局未来空中交通出行场景下运营网点建设,例如深圳市宣布低空起降点的建设目标要达到1000个,广州市也计划投资100亿元用于低空基础设施,并规划超过100个常态化使用低空起降点,数百个社区网格起降点。在他看来,此举为建立可持续的低空生态系统铺平了道路。
此外,在低空经济运营方面,深圳、广州、合肥、珠海等多地政府陆续出台了真金白银的运营补贴政策。“这无疑是对eVTOL运营服务商最直接、有力的支持,将极大推动行业商业化进程。”贺天星称。
同时,随着各大主机厂商陆续斩获意向订单,eVTOL的商业潜力也不断被印证。
根据公开报道,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沃兰特航空VE25-100型eVTOL签署意向订单超165架,订单金额逾35亿元;御风未来与浦银金租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就100架M1纯电动力机型载人版eVTOL达成战略合作采购意向,意向合作规模超10亿元。
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珠海航展)上,吉利旗下沃飞长空宣布,与工银金融租赁签署首批120架AE200意向采购订单。11月15日,亿航智能宣布与祥源文旅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后者将采购50台EH216-S或同类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用于旗下文旅项目的布局和应用。据航空产业网统计数据,截止2024年11月中下旬,沃兰特累积订单约860架,峰飞航空累积订单约500架。
作为率先取得型号合格证(TC)、标准适航证(AC)、生产许可证(PC)的eVTOL产品,亿航智能EH216-S的订单量、交付量也实现增长。据贺天星透露,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亿航智能在国内市场累计收获的批量订单累计已超过1100架,并持续增长。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共计交付63架EH216-S,同比增长384.6%。
政策加码、政府入局、产业化进程提速,一级市场亦闻风而动。
据IT桔子数据显示,截至12月19日,2024年eVTOL领域投融资事件为24起,较上年同期10起增长140%;总融资金额约86.3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1.8亿元增长296%;融资轮次主要分布于A轮与战略投资轮次,多在亿元级别。
eVTOL投资事件统计 图片来源:IT桔子截图
eVTOL赛道为何在如此火热?与直升机等传统航空器相比,有哪些优势?
“eVTOL在满足承重的楼顶、公园、商业区空地、广场、江岸边都可以实现便捷起降,非常适合在城市空中交通得到广泛应用。”贺天星介绍,eVTOL使用电力作为飞行动力,相比传统燃油动力更加环保和清洁,且较传统内燃机更安静、噪音小。
更重要的是,eVTOL具备智能化、数字化、网联化特征,可以保障eVTOL按照规划好的航线完成飞行,保障低空的飞行秩序。贺天星表示,EH216-S无需驾驶员,航空器自动根据提前设置好的航线飞行,能够有效避免由于人为操作失误造成的安全事故。此外,后台的指挥调度系统也会在突发情况时及时介入管理协助,保障安全。
距离“起飞”,还需不少条件
在低空经济浪潮下,载人eVTOL对未来交通场景的重塑引来无数想象,或有望直接在空中开辟新的交通通道,在分担地面交通压力、缩短通勤时间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以青岛日前启动的低空快线联航为例,未来乘客可以选择在市内低空快线联航服务中心候机休息,并完成安检和行李托运等前置程序,直接乘坐直升机或eVTOL前往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乘坐预定航班。这种模式将原本1小时的出行时间,缩短至15分钟左右,能有效提升乘客的旅游出行和消费服务体验。
在市场和政策的推动下,eVTOL的想象空间逐渐被打开。赛迪顾问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中国eVTOL产业规模约9.8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95亿元。招商证券在研报中指出,随着eVTOL技术的成熟和市场的扩大,预计将形成一个新的万亿级市场。
eVTOL的发展前景不言而喻,不过,由于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距离其商业化运营仍有距离。按照政策要求,一款航空器想要“合法上天”需取得“三证”,即型号合格证(TC)、生产许可证(PC)、适航证(AC)。作为一类新型的航空器,eVTOL的适航取证门槛高、周期长,目前只有亿航智能的eVTOL产品EH216-S实现“三证”齐全,进入商业化的起点。
“EH216-S这款eVTOL产品作为一个全新的航空产品,它的技术架构、产品构型以及性能功能与传统航空器存在巨大差异,加上在世界范围内,此类型航空器适航的标准是一片空白,没有完全可参考的依据和标准,需要新建立一整套完善可行、科学严谨的体系。”贺天星介绍,EH216-S载人eVTOL的适航认证工作是在中国民航局主导和推动之下,严格按照民航的适航审定程序和流程科学严谨进行的,从专用条件编制到500多个科目的摸底试验和40000多个安全飞行架次的试飞,都在实现从“0到1”的突破。
安全性是大众最受关注的问题。业内曾强调,适航认证是保证民用航空器安全的最基本的标准。谈及如何保障eVTOL产品的飞行安全,贺天星介绍,除航空器可借助预设航线飞行,避免由于人为操作失误造成的安全事故之外,EH216-S的所有关键飞行部件采用全备份设计,包括飞控系统、各类传感器、动力系统、电池等。万一某个部件发生故障,其它备份可以顶替继续完成工作,保障航空器的平稳运行。
值得一提的是,亿航EH216-S采用多旋翼技术路线,是目前技术较为成熟的方案,已经在适航认证领域取得突破进展。最近一年来,国内多家采用复合翼、倾转旋翼技术路线的eVTOL企业也在加快通用航空器适航申请。
比如,采用复合翼型架构峰飞航空科技型号为V2000CG的载物eVTOL已获得型号合格证;采用复合翼架构的沃兰特VE25-100、御风未来M1B型,采用倾转旋翼的沃飞长空AE200、时的科技E20等产品型号合格证申请均获民航局受理,预计在2025年至2026年间获得型号合格认证。
除了适航取证外,作为电力驱动的航空器,eVTOL和新能源汽车一样面临“大众里程焦虑”。现阶段,大多数国产eVTOL的续航里程在几十到200公里左右。如亿航智能EH216-S航空器满载最大航程为30公里,续航时间为25分钟。
中国工程院院士向锦武认为,只有将eVTOL的飞行时间从几十分钟提高到1小时以上,航程提高到100公里以上,才能真正成为市内的往返交通工具。
在这一趋势下,eVTOL厂商也在谋求产业链供需互补。据中创新航透露,小鹏汇天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使用的是中创新航针对低空出行开发的9系高镍/硅体系电池,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的特性,电芯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
近期,亿航智能宣布,在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合肥)的孵化下,亿航智能EH216-S搭载与欣界能源共同研发的高能量固态锂电池完成首次eVTOL搭载固态电池飞行,飞行时长提升至48分10秒,适用不同飞行需求,续航时间可提升60%—90%。
2025年或成eVTOL商业化运营元年
除了全面“起飞”仍需应对挑战之外,eVTOL同时也需探索“着陆”的应用场景。
对于eVTOL的应用场景,业内普遍认为,eVTOL在旅游观光、物流配送、应急救援和农业植保等场景可率先进行尝试并应用。
中国民航大学低空经济与低空交通研究中心主任覃睿认为,“率先可能商业落地的是货运场景,风险相对较小,但最终运用更多的则是客运。”在他看来,运用eVTOL开展商业化货运是目前的重要发展方向。
据中国低空经济联盟发布的《低空经济发展趋势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eVTOL市场保有量将突破10万架,覆盖物流、应急抢险、农林植保、线路巡检等多个领域。
“载人交通和物流运输将是未来低空经济的核心发展方向。”贺天星指出,载人的eVTOL可以成为“空中出租车”的新业态,安全高效穿梭于城市之中;载物的eVTOL,利用无人化、智能化、集群化的特性,能够在地面环境较为复杂的场景下,实现物流的迅速转运,。此外,载人eVTOL也将会普遍应用于空中游览、城市观光、交通接驳等场景,带动一个全新的低空场景生态。”贺天星举例说。
那么,距离普通人乘坐eVTOL“通勤”还有多远?如何将愿景照进现实?业内认为,解决基础设施问题、通过规模化量产降低成本,是eVTOL实现商业运营的关键点。
贺天星认为,作为新的领域,eVTOL在低空的大规模应用,需要有完善的低空监管及服务保障体系,需要有满足eVTOL航空器起降和充电的基础设施,还要有相关监管机构必要的政策支持,这离不开多方主体共同努力。
他建议,需要加大行业政策下沉力度,在飞行空域审批、航空器飞行监管、低空经济立法执法、地面基建用地规划等出台更为细致规范的政策;基础设施建设还需完善,其中包括城市内地面飞行起降场、充电设备、候机楼、消费功能区的基建,也包括低空域数字化管理网络的新基建,保障未来更多航空器同时在天空飞行时的有序安全。此外,还需加大专业类人才培养,包括技术类、运营类、服务类等人才,同时加大行业科普,让更多人了解认识消费低空经济的积极价值。
在大众关心的价格方面,时的科技创始合伙人蒋俊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量产后的目标是为用户提供每公里约3元每座的出行服务,希望每位市民都能消费得起,这样eVTOL才能进入大众的日常生活。”
沃兰特合伙人黄小飞曾公开透露,其eVTOL产品的单座成本在50元到60元左右,意味着每公里3元,且未来还将有三成左右的下降空间。
据了解,集齐“三证”的亿航智能也正在着手推进EH216-S的商业运营。贺天星介绍,目前,亿航智能正在为大规模生产和交付做准备,与多个客户和合作伙伴紧密合作,在合肥、广州、深圳、太原、文成、珠海等多个中国城市打造低空经济运营建设样板,计划将亿航安全、自动、环保的城市空中交通解决方案带到中国或海外的更多城市。
展望未来,在政策支持及市场各方的努力下,eVTOL行业或将在2025年迎来积极进展。
据2023年10月工信部等四部门印发的《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所提出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实现试点运行。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根据多地政府政策,2025年将为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年份,同时,随着eVTOL试点的开放,2025年或将成为eVTOL商业化运营的元年。
编辑/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