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飘飘蒋晓莹:体现女性领导者的韧性,创造属于香飘飘的“第三维度”

来源:财经网 2025-03-07 11:45:29 

“拍板开奶茶店”、“面试奶茶店店员”、“挑战100杯奶茶”,在传统饮料行业中,香飘飘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品牌创新总经理蒋晓莹给外界带来的印象跟与品牌当前所呈现的创造力、年轻化、生动性一致。实际上,这份活力从来不只是简单地漂浮在直观表达上,对于更愿意冲破固化思维,更倾向于寻找“第三维度”的蒋晓莹而言,挑战一直存在,自己像是西天取经师徒组中的孙悟空,需要一路带领团队打怪升级。无论是出于女性自我角度,或是扮演品牌决策者角色,蒋晓莹都在开创深层次与差异化综合体现的个性化道路上。

以女性领导者的身份与商业世界碰撞火花,她充分挥洒自己的多面优势,“当行业还在讨论‘她经济’时,我们已在实践‘她哲学’——用同理心解码需求,用情绪共鸣构建壁垒,最终实现消费者、员工与品牌的三方共生。这或许正是女性领导者的天赋:在理性商业世界,为感性价值找到最优雅的落地方程式。”

当品牌面临如何在现制茶饮浪潮中突围的问题,她意识到,“女性领导者的韧性往往体现在‘非对抗式创新’中——我们不必在现制与冲泡的二元对立中抉择,而是创造属于香飘飘的‘第三维度’。”

在蒋晓莹的认知中,现制茶饮的爆发对香飘飘不是威胁,而是行业教育的加速器——它让更多年轻人养成“奶茶常态化消费”习惯,扩大了奶茶的消费盘,让奶茶从饮料之一变成和咖啡一样的大品类。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香飘飘有自己的“错维竞争三原则”。

香飘飘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品牌创新总经理蒋晓莹

香飘飘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品牌创新总经理  蒋晓莹

以下为对话实录:

Q:当前,社会各个领域的“她力量”愈发强劲,女性在职场上的形象也无法被简单定义。作为饮料行业的资深从业者,在您看来,该行业的女性高管具有哪些优势?

蒋晓莹:在饮料行业,女性高管的核心优势在于能将“感性洞察”转化为“理性价值”——我们既是消费者需求的解码者,也是员工成长的催化剂,这种双重角色让我们在商业决策中天然具备“共情杠杆效应”。女性高管的价值,在于我们能将“同理心+情绪共鸣”这种曾被低估的软实力,转化为硬核商业竞争力。当行业还在讨论“她经济”时,我们已在实践“她哲学”——用同理心解码需求,用情绪共鸣构建壁垒,最终实现消费者、员工与品牌的三方共生。这或许正是女性领导者的天赋:在理性商业世界,为感性价值找到最优雅的落地方程式。

Q:自2016年入职香飘飘至今,您在职业发展中是否遇到过挑战?如确实存在,可否请您分享令您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经历?您又是如何应对的?

蒋晓莹:挑战一直存在,我之前就曾比喻过自己是西天取经师徒组中的孙悟空,需要一路带领团队打怪升级。

最大的挑战是传统品牌如何在现制茶饮浪潮中突围,此前冲泡奶茶一直是香飘飘的主营产品,而随着消费趋势的变化,我们积极开拓了即饮板块,像行业内首创的真茶真果汁Meco果汁茶就在推出当年就成为了10亿大单品,当时工厂还没开工,经销商们就摸着黑拿着订单排起了队。而这个产品成功的背后其实挑战重重,不单是摸到市场动向,其生产制造和消费者教育也都是挑战。

此前香飘飘产线多以冲泡类产线为主,而要生产一款果汁茶,需要引进全新且最先进的无菌冷灌产线,这就意味着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人力和供应制造成本,去做一件市场上可能根本就没有验证过的事,同时该款行业创新产品也意味着消费者教育的空白,所以当时都推广也花费了不少心血,包括代言人策略、当热综艺冠名等。

另外还有去年,我们尝试开设线下快闪店,推出了全新一代原叶现泡轻乳茶,这块产品怎么做到“既要好喝又要健康还要划算”,都是我自己给自己设立的“九九八十一难”,除了高品质茶和出汤质量效率的研究,还有内含牛乳锁鲜杯的研发制作都存在挑战。同时开店的时候,曾面临外界对“奶茶制作方式”的质疑。甚至有的人看到消息没有求证就误以为是此前网络上“5元两条速溶咖啡”同款出品模式,但我们坚持将快闪店定义为“场景创新试验场”,通过收集消费者反馈优化产品,最终让新一代原叶轻乳茶产品及“一杯两泡”概念成为社交热点,杭州首店单日排队超2小时即是验证。

我深刻意识到,女性领导者的韧性往往体现在“非对抗式创新”中——我们不必在现制与冲泡的二元对立中抉择,而是创造属于香飘飘的“第三维度”。

Q:在专业技能提升、情绪关怀等领域,香飘飘会通过哪些形式赋能女性员工成长?

蒋晓莹:香飘飘的女性员工赋能体系,不仅关注“她们能做什么”,更在意“她们擅长什么”、“她们想成为什么”。香飘飘通过专业技能提升、情绪关怀支持、职业发展机会的体系化赋能,让女性员工在职业舞台上充分展现所长,实现个人与品牌的共同成长。这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哲学,正是香飘飘持续创新的底层动力。

Q:从用户思维来看,考虑到香飘飘受众中女性群体占有很大一部分比例,您是否也会在产品研发方面导入自己与公司其他女性员工的想法,或者换位成消费者角度,从而寻求更好的灵感?可否请您分享相关经验?

蒋晓莹:对于奶茶来说,女性消费者占比很高,因此我们格外重视内部“女性灵感库”。例如,去年低GI热量只有半个牛油果的“原叶轻乳茶”系列,灵感源自女性员工对健康趋势的洞察;而快闪店中高颜值制茶师与互动打卡设计,则源于年轻女性团队对“社交货币”需求的精准捕捉。每一次产品迭代,都是一次与女性用户的深度对话。

Q:近年来,现制茶饮、咖啡在市场掀起不小热潮,行业规模化扩容也在同步推进。在您看来,现制饮品的发展对于香飘飘具有怎样的影响?其演变趋势是否也会为香飘飘产品升级带来一定的启发?

蒋晓莹:现制茶饮的爆发对香飘飘而言不是威胁,而是行业教育的加速器——它让更多年轻人养成“奶茶常态化消费”习惯,扩大了奶茶的消费盘,让奶茶从饮料之一变成和咖啡一样的大品类。我们的应对策略可概括为“错维竞争三原则”:

一是锚定不可替代场景,挖掘现制饮品难以渗透的“确定性需求”:包括居家场景:通过“即享”优势解决宅家痛点;户外移动场景:适配自驾、露营、登山等场景,带来随心所欲体验。

二是重构价值公式,当现制茶饮陷入“价格军备竞赛”时,香飘飘专注“基础价值升维”优势显现:在成本控制上:通过供应链垂直整合,将同等品质产品定位到10元以下价格带,让利消费者;为实现健康承诺:产品覆盖各消费偏好人群,保有王牌产品的基础上,提供天然健康化偏好产品,真正实现7零标准——“0奶精、0香精、0果葡糖浆、0植脂末、0氢化植物油、0反式脂肪酸、0速溶茶粉”,第三方检测报告可查询。

三是反向赋能行业,将现制领域趋势转化为冲泡品类的创新动能:学习喜茶“时令鲜果”策略,推出真茶真果汁的Meco果汁茶系列,保持好喝新鲜感;借鉴咖啡行业的火爆,推出鲜咖主义,好奶好咖啡真实看得见。

这种战略的本质是“以彼之长,筑己之城”——当行业都在追逐“第三空间”时,我们选择深耕“个人精神角落”的蓝海市场。

Q:去年,香飘飘在全国范围内创新打造了线下快闪店。相比其他现制饮品门店,香飘飘最想向消费者传达的差异化吸引点具体有哪些?如果满分10分,您认为香飘飘去年快闪店活动总体效果能够打几分?是否还存在需要完善的部分?

蒋晓莹:香飘飘的快闪店项目并非传统意义的销售终端,而是一场承载战略任务的“品牌实验室”。我们希望通过这场实验,重新定义冲泡奶茶的价值逻辑,并与消费者建立更深层次的情感连接。

锁定差异化价值锚点,香飘飘快闪店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泡茶透明化+情绪可视化”的双重策略,打破消费者对冲泡奶茶的固有认知。具体而言,我们聚焦以下差异化吸引点:

一是让品质看得见:我们首次将“原叶现泡”公开化,消费者可以亲眼看到茶叶从原叶到茶汤的完整萃取过程。这种透明化的操作不仅颠覆了“冲泡奶茶=廉价”的刻板印象,还通过直观对比,让消费者意识到“9元/杯”的香飘飘在品质上足以对标20元的现制茶饮。

二为让分享更有趣:购买者可以选择自己倾向的高颜值制茶师进行打卡互动,上传各类社交平台,形成高质量ugc内容,收获满满情绪价值;同时不进店消费也可以通过透明无遮挡玻璃窗拍摄分享至社交平台。这种“社交货币”设计不仅提升了品牌曝光度,还通过趣味化互动增强了用户粘性。

香飘飘体验店,不仅在于销售数据的亮眼表现,更在于它重新定义了冲泡奶茶的价值逻辑。我们通过泡茶透明化、情绪价值、社群裂变引擎三大差异化吸引点,让消费者感受到“香飘飘不止是一杯奶茶,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如果满分10分,我会给这次活动打8.5分——它是一次成功的品牌实验,但也让我们看到了更多可能性。未来,我们将继续以线下体验店为起点,探索更多与消费者深度连接的创新模式。

Q:在茶饮料竞争激烈的时代,您认为香飘飘在攻守消费者心智方面具有怎样的优势?香飘飘后续将如何强化这一优势?

蒋晓莹:香飘飘的核心优势在过去用十多年时间构建了“奶茶=香飘飘,奶茶界祖师爷”的品类心智,但如今必须向“情感基础设施”进化。我们希望在认知层:建立“确定性价值”,即“好奶茶并不贵”,同时强化“随时可得”的消费联想;在关系层:打造“陪伴者角色”,一如香飘飘“温暖陪伴”的企业人格;在价值层:升华“精神共同体”,我们此前是在情绪、情感方面赋能,未来我希望提到香飘飘还会有更多的“价值”共鸣,让产品兼顾产品质价比和情绪价值。

文/王璨

编辑/徐楠、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