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华润置地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并举行业绩发布会,各管理层出席会议。
会上,华润置地管理层表示,在整体策略上,公司始终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牢守现金流安全底线,推动公司所属资源的换仓和结构的优化。在增量投资方面,最近三年一直坚持城市聚焦和深耕策略。
金融投资重点关注一二线城市的主流区域、主流客户和主流产品,一二线城市投资占比高达94%,北上广深、杭州等这些核心城市占比达到了72%。
另外,在存量方面,一方面持续加大库存去化;另一方面,利用中央的支持性政策,加大土地盘活力度,资源换仓的成效比较显着。目前公司一二线城市土储占比达到了82%,土储规模和结构能够满足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据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华润置地实现营业收入278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1.0%;核心净利润254.2亿元,受行业整体毛利率持续探底影响同比下降8.5%。
其中,经常性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6%,占比达到14.9%,利润贡献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占比提升至40.7%。与此同时,经常性业务利润贡献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占比同比提升6.3个百分点至40.7%。
2024年实现毛利润603.3亿元,综合毛利率21.6%。年内,开发销售型业务毛利率16.8%,;经营性不动产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至70.0%;华润万象生活运营管理效率提升带动毛利率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至32.9%。
年末现金储备人民币1332.1亿元,同比增长16.5%;加权平均融资成本约为3.11%,较2023年底的3.56%下降45个基点,标普、穆迪及惠誉维持公司BBB+、Baa1和BBB+的信用评级。
截至2024年末,集团综合借贷额折合人民币2597.8亿元,现金及银行结存折合人民币1332.1亿元。集团有息负债总额中,约23%的有息负债将于一年内到期,而其余为长期有息负债。
2024年,华润置地实现签约额2611亿元,约占全国商品房销售总额的2.7%,行业排名跃升至第三。2024全年获取项目29个,权益投资人民币526亿元,一二线投资占比94%。截至2024年末,集团总土地储备面积为5194万平方米。
2024年经营性不动产业务运营质效稳步提升,全年营业额达233亿元,同比增长4.8%。
具体来看,期内,购物中心实现营业额193.5亿元,同比增长8.4%,出租率97.1%,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实现零售额1953亿元,整体经营利润率61%。截至2024年底,总建筑面积1146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9.0%,权益建筑面积860万平方米;在营购物中心92座,全年新开购物中心16座,平均开业率超过95%。
写字楼业务实现营业额18.8亿元,平均出租率75%。截至2024年底,写字楼总建筑面积146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6.2%,权益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本集团新开业写字楼3座,在营写字楼数量达到23座。
酒店业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0.7亿元,平均入住率64.2%,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截至2024年,酒店总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权益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在营酒店数量达到17家,房间数4995个。需要指出的是,集团酒店管理业务正式与凯悦酒店集团达成合作,6家在营木棉花酒店全年总营业收入3.15亿元,品质服务力及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4年,生态圈要素型业务发展质量和品牌影响力稳步提高。全年实现营业额62.2亿元。其中,建筑业务实现营业额27.3亿元,代建代运营和租赁住房业务分别实现营业额19.6亿元和5.0亿元。
着眼2025年,华润置地表示,开发销售型业务要紧抓政策窗口期,在做优增量、盘活存量中成功穿越周期,推动行业地位和发展质量稳中精进;经营性不动产业务要落实精益管理,持续提升资产价值,全面布局资管业务,加快巩固发展「第二增长曲线」;万象生活要坚持「内涵式增长+外延式增长」双轮驱动,巩固行业头部地位;生态圈要素型业务要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与行业影响力。要围绕「城市投资开发运营商」的战略定位,全面推动「3+1」一体化业务在地区公司穿透落地,加快构建核心业务体系化、专业化、协同化发展新格局,推动综合竞争能力和价值创造水平不断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