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为什么重消费而轻科技?

来源:财经网 2025-05-21 15:41:53 

巴菲特不久前宣布了退休,为了纪念这一投资界巨人的辉煌时刻,我们再来研究并且回答一个与巴菲特有关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中国经济近年来所面临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消费。

近30年来,巴菲特的股票持仓市值快速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巴菲特的股票持仓达3027亿美元(美股占2672亿美元),与1994年的140亿美元相比,增长约22倍。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与巴菲特投资的行业密切相关。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巴菲特超75%的投资集中于六大核心仓位:苹果持仓占比28.12%,这是巴菲特持有的科技股,但他过去就已经减持,并且还在继续减持;美国运通持仓占比16.84%,自1991年持有至今未减持;可口可乐持仓占比9.32%,自1988年持有,37年来从未减持;美国银行持仓占比9.7%;雪佛龙持仓占比6.43%;西方石油持仓占比4.89%。整体来看,巴菲特的投资领域明显集中于消费或是与消费有关的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受到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2024年四季度巴菲特再度大幅增持了消费股,继续降低了科技股成分。其中,巴菲特新建仓了酒业公司星座品牌,总计买入了逾562万股。此外,巴菲特还加仓了达美乐比萨、游泳池用品公司Pool Corp等。即便西方石油股价表现不佳,巴菲特还是斥资4.09亿美元增持。

不过,巴菲特减持了美国银行,减仓幅度接近15%。与之形成对比的是,2024年全年,巴菲特累计减持了典型的科技股苹果近67%。需要说明的是,美国运通通常被归类为消费股,因为其业务主要集中在消费金融领域;而著名的苹果公司则被视为兼具科技与消费属性的“生态型企业”,但一般还是认为其是科技股。有趣的是,巴菲特投资对于有科技股成分的企业,似乎存有偏见,本来投资的就少,而且还会减持,对于消费领域的股份,则充满了热爱。坚持并且热爱长期投资理念的巴菲特为什么要这样做?

高科技行业有三个不容忽视的特点:

第一,科技行业特性是技术迭代快,技术更新换代迅速,产品和服务的生命周期较短。如果企业未能及时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就可能遭遇“颠覆式创新”的打击。根据摩尔定律,芯片性能每隔18-24个月就会翻倍;AI技术出现,不但会导致微软与苹果的激烈竞争,而且可能威胁到苹果公司未来发展甚至是生存。

第二,科技领域竞争更加激烈,新的技术和商业模式不断涌现,行业格局变化频繁。比如我们熟悉的互联网行业,新兴的社交平台或电商模式可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用户,对传统商业造成巨大冲击。

第三,高科技以及科技股的真实市场价值,存在疑问。不但科技股的评估比较困难,实际市场现在也只能主要依靠无形资产以及未来现金流预测两个方面来做评估。

与高科技相反的是,消费行业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这是人们生活的刚需,具有与高科技行业完全不同的特点。巴菲特一贯奉行长期投资的理念,人们的消费,也就是吃穿用度,生活所必需的,这不会消失甚至可以说是永续的,所以消费行业才是巴菲特的偏爱所在。

我们可以看到:第一,消费行业的确定性相当高,几乎不会有主观认知错误。消费品都是人们生活中常见、常用的,是好是坏,一用便知。所以消费生产的企业业绩以及企业发展前景容易预测。比如,一种饮料,如果周围的人都喜欢喝,而且不是尝鲜的那种一次性消费,那么生产这种饮料的公司未来销量基本不会差。否则,该公司的饮料销量一定就不会太好。此外,由于消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极大,因此经济环境中常见有大量的行业协会、市场调查公司等机构,定期发布一些消费品市场占有率的历史数据和未来预测,这些调查数据均会显示和反映消费的趋势。在国家层面,消费指数也是各国最主要的经济指标。

第二,消费生产能够实现的利润远比人们预想的高得多。消费行业容易形成品牌壁垒。另外,消费创新大多是叠加式的,而非颠覆式的。比如,可口可乐百年前的配方直到今天消费者依然买单,同时可口可乐还可以不断打造出新品如零度可乐等无糖饮料,吸引新的消费者。这意味着,随着时间积淀,可口可乐产品美誉度不断增加,品牌“护城河”不断加固。由于品牌壁垒高,消费品行业品牌产品难以被替代,这带来了较高的上下游议价能力。因此,优秀的消费品公司往往利润率超群。巴菲特钟爱的可口可乐,销售毛利率持续在60%以上,净资产收益率(ROE)平均在30%。高利润的公司,当然更可能具备高回报的潜力。

第三,潜力巨大,是孕育“大白马”的温床。消费行业现金流稳定,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小,这是一个长周期赛道。随着消费品的推陈出新和产品质量不断升级,行业增长具有可持续性,符合巴菲特所说的有“长长的坡、厚厚的雪,能够不断滚雪球”。实际上,这一过程诞生了许多“长跑冠军”,为投资者创造了丰厚的回报。在美国,从1965年到2010年,基本上都是消费股的天下。在中国,过去20年,消费行业的回报同样高居榜首。从2000年初到2019年7月,申万行业指数涨幅前四名均属大消费,其中食品饮料上涨1300%,医药生物、家用电器上涨了600%,休闲服务上涨了500%。根据摩根士丹利发布的报告,2020年中国商品类消费市场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商品类消费市场。因此从长期来看,消费行业潜力巨大,或将诞生更多的“大白马”。(来源:安邦咨询)

安邦咨询/文